关于海洋污染监测介绍

关于海洋污染监测介绍,第1张

关于海洋污染监测介绍

[拼音]:haiyang wuran jiance

[外文]:marine pollution monitoring

对海洋环境要素或指标按规定进行观测的一种工作。是控制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和资源的重要措施。其主要任务是:定期监测海洋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浓度和其他指标;估量污染物对人体或海洋资源的某些特定成分的影响,并在污染物超过标准时发布警报等。它是为了及时掌握海区的污染状况和动态,按照预先确定的时间和空间,用可以相互比较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

海洋污染监测按环境介质可分为水质监测、底质监测、大气监测和生物监测;按地域可分为沿岸近海监测和远海监测。由于沿岸海域污染较重,污染状况复杂多变,故沿岸监测具有设站密、项目全的特点,而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监测。远海监测主要测定那些扩散范围广和因海上倾废或因事故泄出的污染物质,一般设站较稀,监测次数较少。有些在水中含量甚微、不易检出的污染物质可利用底质或生物与水质污染的关系,及生物体富集某种污染物质的特性来间接监测水质(见海洋污染生物监测)。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和污染物种类较多,故各海域的监测项目不尽相同。1975年6月开始执行的“全球联合海洋台站网海洋污染监测”的项目主要有:海洋温热结构、盐度、海流、风、波浪、降水、气温、pH、溶解氧、氨盐、亚硝酸盐、硝酸盐、硅酸盐、总有机碳、油类(可溶油、乳化油)、铅、汞、铜、锌、滴滴涕、多氯联苯和悬浮固体等。

海洋污染监测方法可分为常规监测和遥感遥测。常规监测是指现场人工采样、观测、室内化学分析测试及某些相关项目的现场自动探测。遥感遥测则指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石油、温排水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其主要仪器设备有:用于航空遥感的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计、红外线辐射计、空中摄影机和机载测视雷达等。此外,还有远距离 *** 纵的自动水质监测浮标。人造地球卫星也已经广泛用于海洋污染监测。

海洋污染的调查、监测和研究是海洋环境保护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海洋污染监测工作通常是对特定海区进行了污染调查并初步掌握了海洋污染状况之后开始的。

自1962年以来、各海洋国家相继开展了海洋污染监测。目前,国际性的海洋污染监测计划主要有:“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的“海洋污染状况的监测”、“全球联合海洋台站网海洋污染(石油)监测试行计划”及“开阔大洋水域选定污染物本底水平监测计划”等。区域性海洋污染调查和监测活动较多,其中最活跃的区域是北大西洋、波罗的海、地中海、加勒比海及毗邻水域和西太平洋等。中国在1981年参加了“西太平洋贝类污染监测计划”。有些沿岸国家还建立了国家级海洋污染监测网络。中国于1978年6月建立了“渤、黄海环境监测网”;1984年5月,又建立了“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对沿岸海域实行全面的监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605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5
下一篇 2022-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