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石奇石是什么?

中国十大名石奇石是什么?,第1张

中国十大名石奇石是什么?

01

吼山奇石·绍兴吼山风景区

说起国内著名石头奇观,就不得不提及吼山奇石。吼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原名“犬亭山”,又名“狗山“,后取当地方言谐音,改为“吼山”。自汉以来凿山采石,经过千百年的石砍斧削和大自然的造化,形成了山奇、石怪、洞幽、水深的奇特自然景观,是绍兴石文化的杰出代表。吼山风景名胜区内大小景点四十几,形态各异,巧夺天工;最著名的石景有云石、棋盘石、象鼻吸水、一洞天等二十余处,静中显动,夷里带险。其中“棋盘石”为吼山石景之精华,“云石”为越中12胜景之一。

02

云骨石/柯岩大佛·柯岩风景区

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最高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被誉“世界最美的山”。三清山风景区是有着1600余年历史的道教文化发祥地,共有宫、观、殿、府、坊、泉、池、桥、墓、台、塔等古建筑遗存及石雕、石刻230余处,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

03

冠云峰·苏州留园/太湖石·五峰园

以奇石闻名的苏州留园内有一块名叫“冠云峰”的太湖石。冠云峰是一块高6.5米,重达5吨的超大型太湖石,是我国现存的最高的独峰观赏湖石。冠云峰因其整体外形酷似观音,因此又被称为观音峰。冠云峰作为江南四大奇石有其独有的特质,可谓是太湖石的集大成者,用来描绘太湖石的“瘦、皱、漏、透”在冠云峰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苏州五峰园内的五座太湖石峰,高3-4米,玲珑剔透,形似五位老者,故被称作五老峰。这两处的太湖石景观,皆为国内著名奇石景观。

04

鼓槌石·石鼓山

天涯山位于山西原平天涯山风景区内,由天涯峰和莲花峰组成,海拔约1100米,相对高度200米左右。山虽不高,但崎岖险要,峰峦陡壁间,有巨岩突出,形似石鼓,所以当地也称石鼓山。在莲花峰之根,因沙石风化诸多因素,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磨炼出一形似鼓槌状的巨石,若有风吹来,有隐隐鼓声不绝于耳,这就是著名的崞县八景之一“风吹石鼓”,又名“鼓槌石”。天涯山风景区的自然奇石奇景还有很多,无不令人浮想联翩,由衷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05

蘑菇石·梵净山

中国天然鬼斧神工石头奇观有哪些?梵净山就拥有不少自然奇石奇景,最为突出的象形石当属“蘑菇石”了。蘑菇石是梵净山的象征、梵净山的“形象大使”,也是贵州标志性景点之一。这块世界独有的蘑菇石,其名字就如形象一样,一块石头上大下小,高约十米,酷似蘑菇。它已经在梵净山的风霜雨雪中飘摇了十亿年以上,看似一触即倒,但却岿然不动,它是造物主创造出来的一座魔幻现实主义经典雕塑,举世无双。此外,梵净山还有红云金顶、万卷书、一线天、擎天柱、老鹰岩等自然奇观,皆为梵净山最精华的景点。

06

元宝石·崂山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有一处象形石为元宝石,地处返岭村前的公路边上,高约5米,长约8米。可惜的是,2007年的一场大雨,导致山洪暴发,将这块奇石冲入了大海深处,从此踪影全无。此外,崂山的奇石景观还有扇子石、靴子石、相公石、绵羊石、太白石、青蛙石、仙桃石、企鹅石等。

07

辣椒峰·崀山

“辣椒峰”因其山体酷似一个倒立的辣椒而得名,位于“丹霞之魂”的湖南崀山。辣椒峰由一块巨石构成,高180,上大下小,石顶周长约100,呈赤红色,多棱柱形,倒立于平地,站在脚下仰望,只见多棱柱巨石高耸入云,犹如擎天大柱,雄奇,险峻,远观就像一个硕大无朋的红辣椒,秀美、神奇,为中国著名奇石。辣椒峰与云龙脊夹角形成的“形深谷”,形态壮观秀丽,一条龙脊延伸200,俏丽群峰,恰似绿色空中走廊。此外,辣椒峰峰丛景观还被评为“中国丹霞优秀景点”。

08

南天一柱·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南方向,位于三亚湾和红塘湾之间的岬角上。因景区两块巨石分别刻有“天涯”、“海角”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天涯海角游览区”而得名。天涯海角的自然景观是由大型海滩岩、下马岭、天涯湾以及沙滩和海水组成,总面积为16.4平方千米,游览区主要有“天涯”石、“海角”石、“南天一柱”等景点。其中海角石和天涯石位于景区西北方,是景区的标志和象征,也是国内著名奇石景观;而南天一柱石位于景区西北方,是一颗高耸的圆锥形奇石,高约7米,侧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双桅帆”。

09

饭蒸岩·元宝山

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融水苗族自治县境中部,距县城70余公里,坐落在安太、香粉、安陲、白云、红水、四荣等乡之间。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40公里,面积13万亩。有白虎顶、兰坪峰、元宝峰和无名峰四大主峰,最高峰海拔2086米,为广西第三高峰。构成元宝山山体的岩石为古老花岗岩,山体陡峭,南北隆起,中部稍凹,形似元宝而得名。公园雨量充沛,适宜动植物生存。该山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和中药圃。其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7种,是柳州地区重要水源林区之一。

10

大红岩·崆峒山景区

崆峒山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主峰海拔2123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 。崆峒山景区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2000年12月:景区工作先进集体(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2007年6月26日: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授予)。

11

汉堡·汉堡岩天然景区

汉堡岩天然景区,位于福清一都后溪的乌岩山顶上,因山体巨石形似汉堡而得名,山腰处,有大约10余个大小不一的洞窟环绕乌岩山峰一周,古称“七星洞”又名“ 汉堡洞”,洞内洞中有洞,洞洞相连,鬼斧神工;洞外悬崖峭壁,奇峰耸翠,村落隐约。

12

天书

天书峡谷位于蒙山县城东5公里,因谷口那巨大的“天”字和谷内清潭上的“天书奇石”而得名。峡谷全长约10公里,蜿蜒于古朗寨、倮倮顶等群山之中,风景秀丽,传说迷人,是一个令人神往的风景区。景区内主要景点有小天湖,青潭、天书小石崖、酒瓮潭瀑布、猪笼潭瀑布、龙潭瀑布、猪槽潭瀑布、大小浴床、母猴抱子等。景区内吃,喝、玩、乐等设施相对完整。

13

雨伞宝钗·福鼎台山列岛

天柱山因主峰高耸挺立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被誉为“江淮第一山”,与黄山、九华山并称安徽省三大名山。天柱山风景区呈现出奇峰、怪石、幽洞、峡谷等自然景观,以雄、奇、灵、秀而著称于世,有最高峰天柱峰、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刘源扎寨抗元的总关寨、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等。安徽天柱山是古皖文化荟萃地,存留有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等文人墨客近400方的摩崖碑刻。

14

霹雳石/飞来石·天柱山

双乳峰景区,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者相镇,离县城9公里,因酷似大地母亲袒露的双乳而得名,有“天下奇观”之美誉。景区占地40公顷,海拔1265.8米,相对高度261.8多米,区内以布依文化、母亲文化为主,从中融入民间文化和佛教文化,是以地质奇观为特色,集石林、峰林、人工湖泊、布依村寨、原始植被等景观于一体的观光游览和科普考察活动风景游览区。

15

鹳鸟石/斗笠岩

16

龙岩龙硿洞

龙硿洞风景名胜区,位于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素有“洞中桂林”的美誉。景区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洞内面积为5万平方公里,全游程3000多米,洞的四周林木茂盛,百年古树参天挺拔,林中曲折回转,瀑布飞流,清泉荡漾,有着丰富的山林景观和复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让人顿感心旷神怡,是一处原野型溶洞山林风景区。

17

梅山龙宫

梅山龙宫是湖南最大山脉雪峰山(古称梅山)的腹地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湖南省新潇湘八景景区、首届湖南大众最爱旅游目的地。梅山龙宫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资水河畔,是一个集溶洞、峡谷、峰林、绝壁、溪河、漏斗、暗河等多种喀斯特地质地貌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溶洞群。

18

清远市龙湖奇石文化产业园

清远龙湖奇石文化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00亩,这个景区经过了三年筹备规划,五年的筹建,经历了八年才完工的一座雄壮俊伟的奇石公园。园区搜罗全国各地奇石古器,馆藏布设,造缀成景,形成既独具奇石文化特色又兼有浓缩山水景点、传承民俗文化的人文旅游苑园。

19

灵璧奇石文化园

奇石文化园,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焦山路附近,是一处以徽派建筑为主的主题公园。公园占地300多亩,其中水面80亩,园内亭台楼阁、“青砖小瓦马头墙”风格的徽派仿古建筑错落其间,共分为五个部分,中部以水景见长,是全园的精华所在;南部是一组看墙雕塑,反映帝王及文人与灵璧石的历史渊源;背部有文化长廊、来璧门等建筑。

20

绍兴大禹陵的“窆石”

大禹陵,古称禹穴,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前临禹池。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城3公里。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的36座王陵之一。1996年,大禹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大禹陵又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6年,大禹祭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5908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 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