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地震多少级

512汶川地震多少级,第1张

512汶川地震多少级 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北部,苍翠的群山中镶嵌着几颗晶莹的珍珠,这就是叠溪海子群。

它是1933年地震时,在岷江及其支流松坪沟上形成的7个堰塞湖,羌民称之为海子,长10余公里。

海子的出水口,是个狭窄的石山嘴,激流奔涌,水花飞溅,犹如白练长悬,珍珠闪耀,云蒸霞蔚,十分绚丽。

此地距成都300多公里,是一处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区。

然而,有谁知道,在清澈碧绿的湖水下面,竟是70多年前被地震埋没的川西北重镇——叠溪古城。

叠溪古城位于岷江上游河谷东岸,旧属茂县水沟子区管辖。

古城筑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为驻兵重镇,比茂县城凤仪镇建得还早。

城墙高1丈,绕城390余丈,东面临水,其余三面靠山,呈斜方形。

城南有玉津楼、祈雨台。

城北有玉垒古洞,洞上面的巨石上刻有“蚕陵重镇”4个长宽各1米的正楷大字。

城西有瑞芝石。

古城在后蜀孟昶广政十年(947年)为蚕陵县城,民国二年(1913)改为蚕陵乡。

地震前,全城有300户人家,计1200余人,加上驻军一个连和商旅行人,大概有2000余人。

震前预兆1933年8月地震前,松潘、茂县一带气候变化异常,连绵不断的暴风骤雨和大冰雹,导致山洪暴发,屡次出现地声。

叠溪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岩洞,著名者如较场坝附近的偷牛洞、祁珠寨后山岩洞,均深不可测,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洞内潺潺的流水声。

进入夏季,洞内的流水声愈来愈大,令人产生不祥之感。

5月,松潘突降特大冰雹,鸡蛋大的冰雹将青色屋瓦打得粉碎,山洪冲毁良田庄稼不计其数。

6月,叠溪城东门外凉水井一带发出如黄牛叫的地声,且每至下午次数明显增多,惊动全城,惶惶不安的县民络绎不绝地前往聆听。

不久,凉水井突然干涸。

邻近各县也出现了地声、地光和动物异常等现象。

恐怖时刻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恐怖的时刻,民国二十二年农历七月初五(1933年8月25日)下午3时50分,叠溪发生了7.5级、烈度10度的大地震。

据四川省地震局编纂的《叠溪地震》资料记载:震中区为叠溪东北12公里的沙湾,波及范围北至陕西西安,东至万县(今重庆万州区),西抵马尔康,南达云南昭通。

震中区内的沙湾、叠溪、较场坝、猴儿寨、龙池等地瞬间天昏地暗,山崩江断,群峰晃荡。

叠溪古城刹那间被西北方向山崩塌下的岩石埋葬,2000余人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坠入了死亡的深渊。

山坡和台地上的石砌房屋悉数倒塌,有的还随山体的滑落消失得无影无踪。

沙湾位于岷江东岸,地形平坦,是松(潘)茂(县)大道上的一个驿站,有80多户人家,居民大多经营茶馆、饭店和骡马脚店。

地震那天,沙湾居民及商旅行客1000余人一起被埋葬于山石之下。

地震时,银瓶崖、大桥、叠溪三处崩塌滑落的山石将岷江堵塞,形成三大海子,使黑水河入岷江处的两河口以上岷江段断流,银瓶崖埝坝以上江水被迫回流,水位急剧上升,一两个小时后就淹没了沙湾和猴儿寨。

两天后,江水回淹至上游的普安小镇;三四天后,江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没了观音庙,水位上升300余米。

至此,高山峡谷中出现了一片平湖,湖水随群山回旋曲绕,逶迤达15公里,宽约2公里,当地人称为大海子。

这次大地震,导致山峰崩塌滑落,叠溪古城、沙湾、较场坝、猴儿寨、龙池及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被埋,另有13个羌寨石砌房屋悉数垮塌。

总计死亡6865人,受伤1925人。

海崩惨剧地震后第45天,即1933年10月9日晚7时,强烈的余震引发了松坪沟、白腊寨等7处海子溃决,加之岷江上游松潘地区阴雨连绵,江水暴涨,导致叠溪埝坝突然崩溃。

积水倾湖奔涌而出,怒涛震天撼地,两岸陡峭崖壁随之垮塌,大桥埝至叠溪埝之间的河床瞬间被塌落之山石抬高约百米!决堤之水浪高十丈汹涌澎湃,长驱直下,声振天地,远至10里以外都可听到。

势不可挡的洪水,两个多小时就冲到了茂县县城凤仪镇,半夜涌至威州镇(今汶川县城)、绵虒镇,次日晨到达灌县(今都江堰市),水头仍有四五丈高。

洪水挟带山石泥沙,沿江两岸的村寨、乡镇、桥梁、磨坊、城墙、街道、铺面,或被浊浪怒涛扫荡一空,或为山石泥沙掩埋,人畜逃避不及,死伤惨重。

都江堰玉垒关下鱼嘴处洪水流量约为10200米/秒,渠首工程如百丈堤、金刚堤、飞沙堰全部被冲毁,江心仅留下安澜索桥的一个浆砌条石桥墩,邑人呼为“神仙墩”。

狂泻而下的洪水还冲破离堆公园伏龙观后面围墙,将荷花池、茶园一扫而光。

伏龙观门前的巨大铁牛,被冲到了千米之外的塔子坝,埋入泥土之中。

塔子坝上万亩良田被淹,一千多间房屋被冲毁。

特大洪水退后,江边到处是人畜尸体,断柱残木,河滩乱石之上,遍布冲死的鱼鳖蛇蛙,其状惨不忍睹!灾后统计,仅茂县一县,死亡人数就达2500余人,加上汶川、灌县及郫县、温江、成都、新都、双流、崇庆、新津等地死亡人数,总共8000余人,损失巨大!灾后余患地震和洪水破坏了无数场镇和村寨,导致茂县6000灾民无家可归,饥寒交迫,孤儿寡妇和老弱病残更是挣扎在死亡线上。

由于道路中断,商品脱销,造成物价飞涨。

如草鞋原为1角一双,灾后涨至4角一双;大号纸烟原为每条2元,灾后涨至每条5元;清油原为1元3角一斤,灾后涨至3元一斤……岷江叠溪段以下的难民逃往茂县、汶川、灌县3县县城,叠溪以上的难民则逃往松潘县城。

4县地方士绅火速组织临时救济会,向富商大贾、善人义士劝募破旧衣物、粮食银钱,以救济这些不幸的灾民。

救济会将难民安置在城内公房和寺庙中暂时栖身,每人每天可凭证到施粥处领取仅能吊命的一瓜瓢稀饭。

过了一段时期,连施粥处也维持不下去了。

救济会又逼迫县政府开仓赈灾,领出少量青稞,磨成粉后发给难民充饥;协助青壮年难民四处寻找工作,自食其力,求得温饱,渡过难关。

1933年8月25日(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初五)下午15时50分左右,一场惨烈大地震悄无声息的突降巴蜀大地,这就是20世纪著名的大地震之一——叠溪地震,又称茂县大地震。

据测算,这次大地震里氏7.5级,震中位于四川省茂县叠溪镇。

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陕西西安,东到重庆万州,南至云南昭通,西抵四川阿坝。

据记载,地震发生时,震中的较场坝、沙湾、龙池等村寨昏天黑地,飞沙走石,声震数里。

关于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惨烈状况,在当时四川政府向南京国民政府所作的灾情报告中有一段描述:茂县叠溪镇全部陷落,南北约三十余里,东西约五十里,松平沟群山倒塌,岷江上游河流阻塞,松茂大道已无通路……人民伤亡财产损失为数极巨,全屯均受波及,房屋墙垣道路桥梁破坏甚多,实空前未有之奇祸……。

通过这段文献记载不难看出此次强震之惨烈!叠溪古镇位于岷江上游,茂县县城西北约60多千米处,自古以来就是川西连接青海、甘肃的一个交通要道。

此次强震给叠溪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叠溪古城被夷为平地,城中所有建筑坍塌殆尽。

事后统计,因地震直接造成6865人死亡,受伤1925人,房屋倒塌5108间,牲畜死亡8878头。

由于地震强度高,列度大,进而引发大规模地表变动,造成山体滑坡。

大量下泻的岩石冲入附近的岷江中,致使岷江干流被拦腰截断。

除了岷江被截,强震还形成了数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

由于河水流淌受阻,导致岷江河水倒灌,镇后的叠溪古城尽数被淹。

而那些堰塞湖由于湖水不断上涨,终于在当年的10月9日发生溃决,这次溃决引发的大洪灾,又夺走了2000多人生命。

事实上,叠溪大地震同其他大地震一样,在地震发生前亦曾出现许多异样。

诸如:鸡犬不宁、老鼠满街乱窜、乌鸦惨叫、不明来历的光,声音等。

不仅如此,地震发生当年,该地气候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极端天气增多,强降水、冰雹接踵而来。

地震发生后,由于当时国力贫弱,国民政府没有足够能力让灾民获得急时有效的救助,导致很多人侥幸躲过了大地震,却葬生在了震后的洪水、疫病、饥饿当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970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1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