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拼音

时代的拼音,第1张

时代的拼音 汉字拼音源于什么时代?

谢邀!汉语拼音起源很早。

这其中的过程也很复杂,涉及到古今中外。

本人不是专家,只在这里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分享: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为了学习汉字,他们开始用拉丁字母来拼写汉语。

160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应用他和另外几位传教士拟订的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的一套方案写了4篇文章,送给当时的制墨专家程君房, 由程君房编入所著墨谱《程氏墨苑》中。

4篇文章的前3篇都宣传天主教教义,由教会单独合成一卷,取名《西字奇迹》,复制本现存罗马梵蒂冈教皇图书馆(在中国,习惯上把上述 4篇文章称作是《西字奇迹》 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出版物,比“小经”用阿拉伯字母给汉字拼音稍晚,“小经”(又名“小儿经”、“小儿锦”)大概是最早用字母文字给汉字拼音的尝试。

若要说汉语拼音源于什么时代,这个问题比较笼统,不严谨。

目前我们使用的汉语拼音的产生是比较晚近的事,是1955年至1957年文字改革之时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的。

但是,最早仿制拉丁字母创制汉语拼音文字的是卢戆章,1892年卢赣章发表了《一目了然初阶》(切音新字厦腔),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自觉的中文拼音化运动拉开帷幕。

1926年,赵元任、钱玄同等人制订了“国语罗马字”。

1931年瞿秋白、吴玉章又制订了“拉丁化新文字”,他们当初的目的虽是废除汉字,推行拼音化,但在客观上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面对汉字难以识认学习的困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就在过去拼音研究的基础上,于1952年开始创制字母。

但是自创字母遇到了困难,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后又决定直接采用拉丁字母。

因此,1956年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汉语拼音草案”,然后经过多次讨论修订,1957年最终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审核通过,并于1958年2月批准推行。

1958年秋季,《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必修内容进入全国小学课堂。

可以说,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极大地推动了汉字的学习和识认,使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在近代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65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