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恭州为重庆的是谁

改恭州为重庆的是谁,第1张

改恭州为重庆的是谁 重庆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历史上有什么典故?

重庆这个地方的名字在宋朝就被调整过两次,一次是北宋的宋徽宗,一次是南宋的宋光宗。

重庆原来的名字是渝州,而“渝”字有变得意思,似乎预示有“反叛”,所以,崇宁元年,也就是宋徽宗刚刚继位,听说已经被处死的谋反者赵谂的祖籍是渝州,预示下诏改渝州为恭州,希望当地能恭顺安定。

而只过了八十多年,1189年,恭州又被改名,这次变成了重庆,而命名者是南宋皇帝宋光宗。

这次为什么改名字呢?因为有喜事。

因为恭州是新继位皇帝宋光宗的“潜邸”,就是宋光宗在做皇子时的封地,宋光宗即位后,潜邸就要升级,也就要重新命名。

一般都是选取吉祥的文字,讨喜庆

宋朝的皇帝登基时喜欢用“庆”这个字,宋徽宗就把自己的潜邸端州命名为肇庆,而为什么用重庆两字,也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重庆位于顺庆府(今四川南充)和绍庆府(今重庆彭水县)之间,所以是 双重,叫重庆,但顺庆府和绍庆府都是宋理宗的潜邸,命名比重庆府要晚三十多年,所以,这种说法有些勉强。

第二种说法是这一年皇子赵惇双喜临门,正月被封恭王,二月继位登基,喜事连连,“双重喜庆”,所以命名重庆。

但据《宋史》记载,其实两件事并不是一年发生。

还有一种说法是宋孝宗是禅让皇位给儿子宋光宗,禅位大典结束后,此时的南宋朝廷其实有两位皇帝,存在双重皇权。

宋孝宗禅位,颐养天年,宋光宗继位,大权在握,也是两个人的喜庆,所以也是“重”庆。

当然,无论哪种说法,都是喜庆的意思,很符合重庆这座城市的气质,只要你在重庆吃一次地道的火锅,就能深刻理解欢乐和喜庆早已经浸入这个城市的血液,成为城市基因的一部分。

赵惇为宋孝宗第三子,绍兴三十二年(1162)封为恭王,封地为恭州;1171年被立皇太子。

1189年二月初二龙抬头那天,宋孝宗主动禅位,自称太上皇,将皇位内禅于太子赵惇,是为宋光帝。

八月,宋廷将恭州升格为重庆府。

改恭州为重庆府,皆因恭州为宋光宗的“潜藩”,即皇帝即位前所封之藩地。

恭州为赵惇的福地,破光宗自诩“双重喜庆”,故升恭州为重庆府,此为重庆得名之由,并一直沿用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607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