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属于什么人种

印度属于什么人种,第1张

印度属于什么人种印度人是什么人种?古印度人是怎么出现的?

古印度人,由于历史、环境、宗教、外敌入侵的原因,分为几个不同的人种,尽管在我们看来,差别不是很多,但印度人还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

1、土著居民印度最早的居民是达罗比荼人,他们属于黑种人。

现在也有些把这类人划分为矮黑人、南岛人种或者棕色人种。

这部分人是印度的原著民。

2、欧洲雅利安人入侵后的融合居民大约4000年以前,来自欧洲的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很快取代了达罗比荼人的统治地位。

雅利安人和达罗比荼人混血杂居,肤色也慢慢变成介于黑、白之间。

这部分人种是印度人的大多数,有着较明显的欧洲人的模样。

3、帖木耳帝国入侵后的融合居民公元15世纪左右,帖木儿帝国王室后裔入侵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并统一了整个印度,带来了蒙古人和突厥人的血统,但很快就被同化了。

这部分人群具有很强的东亚人种的模样。

4、锡克人和穆斯林居住在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不过旁遮普人除了信奉印度教,还有锡克教徒和穆斯林,这两个宗教没有种姓制度,而我们常说的“锡克人”,实际上就是这些信奉锡克教的旁遮普人。

印度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和占领,因此印度人种复杂繁多,混合多样。

世界上几乎所有种族在印度都能找到代表,因此外国人在印度并不特别引人注目,印度人不像中国人那样对洋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种特征:从西往东,人们的头型逐渐变小,由宽头型到长头型;从西往东,从北往南,人们的身材逐渐变矮,北方人的平均身高为168.4厘米,南方人的平均身高为163.74厘米,而安达曼人的平均身高为148厘米;从北往南,人们的肤色逐渐变深,北方克什米尔人的皮肤有白色、米黄色、黄色、棕色、红色及其混合色,南方达罗毗荼人的皮肤黑而带光泽,而安达曼人的皮肤是纯黑色。

在印度,不同人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混合了。

那么,印度到底有几种人,印度人种是如何起源的,对此历来说法不一。

一般认为,按照印度人种起源的时间顺序,印度有以下几个人种:尼格利陀人(Negrito):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属于尼格罗型。

尼格利陀人与达罗毗荼人有血缘关系,很可能是达罗毗荼人的祖先,有的学者断定,达罗毗荼人是尼格利陀人和欧罗巴人种混合的产物。

这一人种最初是在南亚次大陆形成的还是在非洲形成的,如果是在非洲形成的,他们又怎么到印度来的,这些还是疑案。

有人认为,他们是从马来西亚绕孟加拉湾到达喜马拉雅山脚,而后分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

尼格利陀人的特征是:身材矮小,皮肤深褐,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发卷臂长,胡须和体毛不多。

今天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乌拉利人、帕尼扬人、穆图万人、卡尼卡尔人,阿萨姆邦的安加米那加人,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人,比哈尔邦东部山区的部落民等,均为他们的后代。

他们至今绝大多数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等原始形式的经济活动,崇拜榕树和弓的使用很可能源于他们。

原始澳大利亚人( Proto Australoid):原始澳大利亚人因与澳大利亚的土著身体特征非常相似而得名,由于他们早于达罗毗荼人进入印度,所以也称“前达罗毗茶人”,他们后来逐渐同化于尼格利陀人和蒙古人,成为混血人种,但仍保持着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征。

他们起初居住在巴勒斯坦,他们是何时经由什么路线从西向东迁移的,目前尚不清楚。

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征是:长头卷发,身材矮小,肤色深褐,嘴唇外翘。

这些混血人种散居于西起克什米尔东至孟加拉湾沿岸的广大地区,喜马拉雅山地、中印度和南印度的比尔人、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霍人、贡德人、孔德人,以及斯里兰卡的维达人等,均属于这一人种。

这种类型的人在部落民和低级种姓中居多,部族内部存在村社制度,集体狩猎共同享用,崇拜各自的树神,实施特殊法规,轻罪处以宴请部族居民,重罪则驱逐出部落。

地中海高加索人(Mediterranean): 也称达罗毗荼人,分几支从不同时期进入印度。

关于他们的来历,其说不一,有人认为他们是当地原始土著居民,有人则断定他们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亚美尼亚人有直接关系。

地中海高加索人或达罗毗荼人的特征是:长头窄脸,大眼薄唇,肤色浅黑,中等身材,体型修长。

他们分为三支:第一支是地中海高加索人,是其中最古的,分布于泰米尔语、马拉雅兰语、泰卢固语地区,安得拉邦和泰米尔纳德邦的婆罗门种姓阶层是其代表;第二支是雅利安一达罗毗荼人, 分布于旁遮普和恒河上游地区,多属较低级种姓,一般从事农业;第三支是地中海东方型,分布于北方邦、旁遮普、信德、拉贾斯坦地区以及北方邦的西部。

雅利安人(Aryans): 与欧洲雅利安人属于同种,为了和欧洲雅利安人相区别,所以又叫印度一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原为白种人,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腿长脸长,金发碧眼,鼻梁细高,额宽须浓,肤色白皙,头发呈波浪形,但进人印度后,因混血与气候关系,大多皮肤变为淡褐色,头发和眼睛变成黑色。

雅利安人后裔及其混血人种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克什米尔人、拉贾斯坦人、旁遮普人、马拉提人、古吉拉特人的血统较纯。

蒙古人(Mongoloid):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亚洲内地相连,蒙古人从中国西北部和蒙古进入印度,开始在印度定居、繁衍、生息,形成蒙古人种成分。

他们在不同时期或经由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南下抵达印度北部,或沿湄公河、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经缅甸抵达印度东北部。

蒙古人的特征是:中等偏低身材,颧骨凸出,鼻宽脸平,肩宽唇厚,肤色棕黄,胡须和体毛少。

蒙古人分布在北部和东北部,有那伽人、阿萨姆人、孟加拉人、尼克巴人等。

他们大多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与外界交往不便,文化发展缓慢,生产技术低下,至今仍保留许多原始部落的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以上是印度的主要人种,此外,印度后来还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和征服,如波斯人、希腊大夏人、塞种人、贵霜大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莫卧儿人、阿拉伯人、英国人等,造成种族与民族的不断渗透和融合。

印度政府在20世纪初普查人口时,将印度人分为7个种族:印度一雅利安人 (占总人口的75%),达罗毗荼人(占总人口的20%),蒙古人,雅利安一达罗 毗荼人,蒙古一达罗毗荼人,西叙亚一达罗毗荼人, 突厥一伊朗人。

此外,还有几十万英一印混血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53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