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猗

山西临猗,第1张

山西临猗 运城临猗有什么名人吗?

临猗历史悠久,人文蔚盛。

周代郇伯封此建立郇国,《诗经》有“四国有王,郇伯劳之”之谣。

春秋战国时期,猗顿大牧牛羊于猗氏之南,以“陶猗之富”名扬天下,是中国古代的巨商大贾,也是晋商之鼻祖。

汉代名人有宰相翟方进。

唐代有唐开国勋臣裴寂,大将封常清,诗人王维、司空图等。

不过临猗最著名的要数“张氏三相”及其子孙了。

张嘉贞为唐朝宰相,曾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又升任中书令,封河东侯。

病逝后,追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恭肃。

张延赏是张嘉贞之子。

历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关内节度从事、太原少尹、给事中、御史中丞、中书舍人、河南尹、御史大夫、淮南节度使、荆南节度使。

去世后追赠太保,谥号成肃。

张弘靖,张延赏的儿子,彦远祖父。

德宗时擢授监察御史。

转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迁兵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知东都选事;拜工部侍郎,转户部侍郎、陕州观察、河中节度使。

元和(806至820年)中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高平县侯,迁太子少师。

张延赏妻苗氏,系宰相苗晋卿之女,被称为唐代最为尊贵的女人。

原因是她的父亲、公公、丈夫、儿子、女婿均做过宰相,位极人臣。

除了唐代最有权势的女人武则天之外,其他妇女无以企及。

书画理论家张彦远,张延赏之孙,所著《历代名画记》影响深远,被称为“画史之祖”,是世界级的文化人物。

唐代祖孙三代为相,惟此一家。

山西革命火种的传播者——王鸿钧 王鸿钧,生于1909年。

临猗县楚侯村人,山西党组织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山西省委组织部长,山西临时省委书记。

11岁的王鸿钧考入临猗第四高小,在校长张沛铭启迪下,奠定了救国救民的思想。

1923年,王鸿钧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文瀛湖畔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波澜更加筑牢了他的世界观。

1924年,15岁的王鸿钧由山西早期中共领导人高君宇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员。

王鸿钧对共产主义理想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

在他的家乡至今还传颂着关于他的一段轶事:相传王鸿钧在省立一中上学期间,父母多次写信催他寒假回去完婚,而王鸿钧则在利用假期到晋南从事建团工作时,数过家门而未入。

他的父母在无法向亲友和女方推辞的情况下,结婚那天,只好让他的堂妹手持王鸿钧的靴帽,代为迎亲。

可见王鸿钧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执着。

此时,担任中共太原地委组织部长的王鸿钧,正行进在发展和壮大中共党组织的路上。

他响应中共太原地委“到工厂去、到农村去积极发展党员”的号召,利用春节假期,率先在运城省立二中发展党员、建立支部,播撒着共产主义理想的火种。

1925年秋,王鸿钧在运城组建了“河东旅运青年社”和“读书会”两个学生组织,以研究社会科学为名,传播马列主义,从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在运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26年春,王鸿钧与中共太原地委书记崔锄人,一下临汾,两下河东,建立了运城地区的第一个党的支部——中共运城支部(后改为中共省立二中支部); 主持建立了运城地区的第一个党的统一组织——中共河东支部干事会;还建立了运城地区第一个中共县委——中共安邑县委,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安邑县北相支部(后改为北相农民支部) 1927年5月19日,中共山西省委成立,书记是颜昌杰,王鸿钧被推选为组织部长。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已由小到大走向成熟。

1927年7月,国民党山西省党部“清党”委员会罗列“跨党分子”名单,许多中共党员因此被通缉、被杀害,各级组织遭到破坏,中共山西省委受到极大重创。

中共北方局决定,由王鸿钧代理山西省委书记,着力恢复山西省委工作,重新建立党团组织。

王鸿钧主持山西省委工作期间,吸取思想上“左”倾盲动和脱离山西实际的致命教训,主动深入运城基层,不仅抓党建,还开展工农运动。

在他的带动下,广袤的河东大地,工农、学生运动如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1928年2月,新的中共山西省委成立,王鸿钧被选为省委组织部长和出席中共党的六大代表。

1928年6月,王鸿钧被派往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会议。

由于受苏共党内斗争的迫害,王鸿钧最终未能回到自己的祖国,第二年病逝异乡。

虽然,王鸿钧在人生的旅途中只奔忙了20个春秋,但是,在他的身后,永久留下了一道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闪光足迹。

资料来源:山西党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46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