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

棉铃,第1张

棉铃 棉铃为什么脱落

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生产中棉花的蕾铃脱落一般会达到 60%~70%,严重的可达 80%以上。

影响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较多,掌握其原因才能更好地加以控制,以减少脱落率,提高成铃率,实现棉花高产高效。

以下简述一下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1.棉花品种棉花品种不同,蕾铃脱落的程度各异。

棉铃虫、棉盲蝽等害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 40.3%。

2.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引起的蕾铃脱落占棉花蕾铃脱落总数的 70%左右,而与生理脱落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水分、养分、体内激素和授精情况等。

3.病虫害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和其它一些伤害棉叶和棉铃的病害均可造成蕾铃脱落。

棉铃虫、红铃虫、棉盲蝽、棉红蜘蛛、斜纹夜蛾等害虫对棉花的危害,影响棉株正常生长,或直接伤害花、蕾和铃,而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4.其他因素耕作过程中人、畜、农机具会对棉花造成直接损伤;自然灾害如狂风、暴雨、洪水等也会对棉花造成损伤;这些均可引起蕾铃大量脱落。

一、棉花蕾铃脱落原因:1、生理脱落:蕾铃脱落是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普遍现象,通过外界条件的影响和生理的变化,促进果胶酶和纤维酶活性,在蕾柄或铃柄处形成离层所致脱落。

2、病虫危害:病虫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蕾铃脱落。

直接危害蕾铃的主要虫害有棉蝽和棉铃虫,危害时间长而严重。

间接危害的有蚜虫,使棉叶卷缩、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降底、棉株矮小、影响蕾铃脱落。

3、机械损伤:棉花生育长,管理 *** 作频繁,棉花封行后,在田间 *** 作容易增加机械损伤。

二、防止棉花蕾铃脱落措施1、培育壮苗,促进早发。

壮苗根系发育良好,有利于养份的吸收,增强对不良气候的适应性,为增蕾保铃打下基础。

2、注意防治病虫害:棉花现蕾后迅速出现果枝,只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棉花蕾铃脱落就会减少,就能早座桃,使伏前桃增多。

3、合理肥水管理:棉花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是结伏桃的时期,由于一边开花,一边结铃,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如果这时期有机养料不足,是造成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应该采取合理的肥水管理,达到稳健生长,防止棉花徒长,增蕾保铃,是确保伏桃的关键一环,达到伏桃满腰。

盛花期后,气温下降,但曰光充足,脱落减少,是抓秋桃的有利季节,影响秋挑的主要原因是早衰,在底肥不足,追肥少的棉田,现蕾、开花和结铃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生长变弱,有效叶面积逐渐减少,引起秋后棉株光合作用减弱,棉株上部幼铃得不到充足的养料而脱落。

所以在生产上应唐施花铃肥,补施桃肥,防止早衰,保技护叶,增强光合效率,做到秋桃盖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378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30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