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还是蜡梅

腊梅还是蜡梅,第1张

腊梅还是蜡梅 究竟是“腊梅”还是“蜡梅”,到底是哪个字?

“蜡梅”与“腊梅”二词在字典、词典、教材、花卉书籍、报刊杂志中皆有使用。

但人们对二词代表的花卉植物混淆不清,认为是一种植物,二种植物或是梅花皆有;是写作“蜡梅”还是“腊梅”常有争异。

其实“蜡梅”与“腊梅”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决非两种植物,更不是梅花。

“蜡梅”是植物学名,“腊梅”是其别名或俗名,只是人们有时将“蜡梅”写作“腊梅”。

但是根据蜡梅的植物学特征、栽培历史、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以及使用频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应将“腊梅”写成“蜡梅”更确切。

“蜡梅”不一定腊月开。

蜡梅栽培地、栽培方式、品种不同,开花期可提前或延后一个月左右。

但无论何时开花,唯有开花时花瓣有光泽似蜡不变。

因此,以花瓣具蜡质命名为“蜡梅”更形象,且易于梅花相区别。

蜡梅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古人咏蜡梅诗中更突出“蜡”字。

如“岁晚略无花可釆,却将香花吐成蜡”。

“家家融蜡作杏蒂,岁岁逢梅是蜡花”。

“底处娇黄蜡样梅,幽香解向北寒开”等。

以蜡喻花,妙趣横生的诗韵,令人钦羡,写成“蜡梅”贴切得体,因此宜以“蜡梅”为规范词形。

究竟是“蜡梅”还是“腊梅”?【原创】文/图孙成岗 首先说结论,教科书和新闻媒体的正规用字是不是“腊梅”,而是“蜡梅”。

“蜡梅”古称“黄梅”。

宋代才开始叫做“蜡梅”。

最先如此命名的是大文豪苏东坡和黄山谷。

他们根据黄梅“香气似梅”的特点和花朵“类女工捻蜡所成”的特征,把它称为“蜡梅”。

“蜡梅”有时写做“腊梅”,究竟是“蜡”还是“腊”?家中有小学生的家长常常会因此争执不休。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写作“蜡梅”,中小学语文课本上也写作“蜡梅”。

究竟谁是谁非,常常让人迷惑。

“蜡梅”之所以被称为“蜡梅”,除了花朵呈黄蜡色、花的质感似黄蜡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多在农历十二月开放。

《礼记》上记载:“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

中国古代到了十二月,经常举办一种叫做“蜡”的祭祀活动,所以就把农历十二月叫做“蜡月”,而蜡月开放的“梅”花自然就谓之“蜡梅”。

至于所用汉字,周代用“蜡”,到了秦代开始改用“腊”字。

因此,无论蜡月的“蜡”,还是“蜡梅”的“蜡”,都可以和“腊”通用。

当然,如果是在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中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写“蜡”字比较稳妥。

毕竟“蜡”字更正宗一些。

【原创】文/图孙成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33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