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第1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全文 《大学》之道,在亲民。亲民到底是什么意思?

“亲民"一词出自孔子的学生曾参所撰《大学〉一书。

《大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经文,凡二百零五字。

提出三纲领五条目。

三纲五目,即大学的目标和目的。

三纲领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五条目即以修身为中心,左边是方法: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右边是目的: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一部分是对巜经文》的诠释与阐述,共计十章。

凡千五百四十六字。

关于“亲民”,实则是“新民”。

《大学.右传之二章,释新民》就是明证;另,《尚书.康诰》云:“作新民”。

原本是“新”而错写成“亲",训诂学上叫通用假借字。

“新”是本字,读本字音,取本字义。

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因其带有宾语“民”,使动用法,译为“使……变新”。

“新民",意思是“使民众变为新人”。

商汤的盤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可见古人亦在求变,变得更新,民族才能发展。

(20191216)

《大学》之道,在亲民。

亲民到底是什么意思?孺学经典《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宋代人把它从原本《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配合,便成为四书之一。

在亲民:在于广泛的亲近民众和尊重民意

"亲":是亲近,体察,尊重。

“民":就是民众,引申为民意,民情。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大德之人讲习的学问道理在于发扬人们天赋的善良美德,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

能够知其所止,止于至善,然后意志才有定力,意志有了定力,然后心才能静下来,不会妄动,能做到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处境随遇而安,能够随遇而安,然后才能处事精当思虑周详,能够思虑周详,才能得到至善的境界。

拿现在话简单的说就是为政者要有以上的思想来对待老百姓,只要纯朴厚实,多办实事,即便不说自己爱民,百姓也会亲近他。

在中国创造,复兴中华的今天,也就更可以明确说明国家正是因为随时从民意民心考虑需求出发,一切以发展内需,深化发展,开拓"一带一路"来扩大中国经济发展,真实的体现出几千年中华民族以民意民心为根本,在亲民,富民,体察民情上等到了真正的民众认可的"在亲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31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