嗔怒

嗔怒,第1张

嗔怒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这句话是指孙悟空吗?

多年老石猴,说的自然是孙悟空!这句话源自乌巢禅师对唐僧讲述的一段预言: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诗歌的前六句是泛指,让唐僧师徒沿路小心。

原著中凌云渡故事中出现了“接天崖”,接引佛祖从那里过来;在牛魔王故事中有个金刚,叫做摩耳岩大力金刚。

这是暗示许多妖魔都是佛门安排下界,考验唐僧师徒的。

从第七八句开始,提到了黄袍怪(黑松林)、九尾妖狐(平顶山)、大鹏鸟(狮驼国)狮魔王、象魔王(狮驼岭),宝象国唐僧化虎,等等故事。

野猪挑担,自然是说猪八戒挑担子。

在西游记原著中,是猪八戒挑担,沙僧牵马。

水怪前头遇,是在离开浮屠山不久,到了流沙河,唐僧师傅收复了水怪沙和尚。

石猴,是孙悟空。

乌巢禅师一开始就说不认识孙悟空,却仰慕唐僧,让自高自大的孙悟空十分恼火。

乌巢禅师戏谑说,如果唐僧不认识路可以去问孙悟空。

因为当年孙悟空来西牛贺洲寻仙时也走过许多国家。

因此,在此前鹰愁涧故事中,以及后来车迟国故事中,都特别有孙悟空回忆过去的桥段。

不过,菩提祖师并非如来佛祖,孙悟空拜师的路径也与唐僧师徒行走路径不相同。

大体是在车迟国故事后,孙悟空再没有提到认识路了。

理由是许多时候,孙悟空都需要向百姓问路,或者召唤山神土地问路:可见走到后来,猴哥也不认识路了。

是也不是,这个要说清楚很难说到你知,你要我知很快快到你无法想象,诺要让你知只怕是我知十万遍你可能还没摸到门,这就是你我之间的多年老石猴,需要看懂西游记人物之间的隐藏喻指,各持己见都是对的,所以是也不是,看你从那个角度看,是非是不是非非不是非,呵呵!你看这都可以读出很多意思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3295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