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清明桃李笑

佳节清明桃李笑,第1张

佳节清明桃李笑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是谁写的黄庭坚的《清明》,为什么有人说是最特别的清明诗?

谢邀。

黄庭坚的《清明》,为什么有人说是最特别的清明诗?写清明的诗很多,一般以清寒为主,那么黄庭坚的作品被称为“最特别”的,自然就是诗歌主旨超出了这些常道。

清明 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这是一首仄起(“节”是入声字)不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部的七律。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出对句情绪完全相反,这是一点独特。

清明时节,桃红李白,含笑盛开,田野上那些长满杂草的坟墓却令人感到凄凉。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春雷滚滚,惊醒了冬眠中的龙蛇百虫。

春雨滋润郊野旷原,草木变得青绿柔美。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古有齐人出入坟墓间乞讨祭食以向妻妾夸耀,也有介子推拒做官而被大火烧死。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不管是贤者还是平庸之辈,千年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最后留在世间的只不过是满目乱蓬的野草而已。

赋予这首作品独特之处的,正是黄庭坚这种站在身在事内,眼光却高在事外的心态。

在他的眼中,清明的无限春光,不过是反衬出荒冢的凄凉,而齐人的无赖,介子推的高洁,都是繁华落尽之后的笔上清谈,于他们本人并没有任何意义。

联想到自己在官场的际遇,我们这么坚守着自己的人格 *** 守,后人又能记得我多少呢?此为简答,另有长文详述分析,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查看。

王安石实行新法后,朝廷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支持变法的“新派”,另一派是反对新法的“旧派”,也称为“元祐党人”,大文豪苏轼虽然并不想归为任何一派,但因为反对王安石的一些变法条款,所以也被打上了“旧派”的标签。

当新派掌握政权时,元祐党人们,必然会受到贬谪和迫害,苏轼因此而遭受打击,黄庭坚与苏轼交好,竟也因此受到牵连。

这一年清明,黄庭坚看到春季景色,想到朝廷政治以及自己的遭遇,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一首非常特别的《清明》诗,便是下面这首。

诗中,黄庭坚以对比的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虽然是清明之作,实则是人生百味。

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首句便开门见山的点题,“佳节清明桃李笑”,正是清明佳节,桃李花开,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诗人紧接着又写了一句,“野田荒冢只生愁”,这样鲜明的对比,一下子便让读者感觉到不同,这一开头便显得与众不同。

清明时节,万物舒展,本应该是“笑”的,可是清明总使人联想起祭祀上坟,满目所见,似乎只有累累白骨、处处荒冢,这样一来,无疑又是“愁”的,但诗人的愁,其实还有别的意思,这要读下文才能了解。

颔联并没有紧接野田荒冢的“愁”来写,而是转而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象,“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春雷响动,冬眠的蛇虫鼠蚁都被雷声惊醒,它们在春天开始出来活动,天地之间,开始有了勃勃的生机,一场春雨之后,草木迅速生长,郊原之上,处处都是萌发的嫩芽。

诗人先写动物,后写植物,突出了清明这一时节的特点。

接着颈联以两个典故,开始渐渐转向自己所要突出的感情,“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从前,有个人专门到坟地里乞讨别人祭祀剩下的贡品以饱食终日,且炫耀于自己的妻妾;而另一方面,介子推立志归隐,宁愿被烧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去妥协。

两个典故,其实是两种人生态度,虽然诗人没有褒贬的话语,但是暗含着对介子推的肯定与赞扬。

但诗人的内心究竟如何?他不置可否,只是在尾联总结出了所有人生的最终归宿,“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所有贤的愚的、忠的奸的,又有谁能够清楚地辨识?即便是能辨识出来,最终也逃不过“荒冢一堆淹没了”,这两句,充满了通达的感悟,但如果与前面的句子相联系,便能够感受到,这里面浸透着诗人的愤懑!这是诗人悟透生死后的心灰意冷,也是不满现实的愤懑之语,更是坚守人格的庄严宣誓。

黄庭坚的这首清明诗,的确十分特别,诗人在一片生机勃勃中,看到了死亡的味道,虽然有些消极之感,但其悲凉的情绪、通达的态度,却又吸引着我们去思考,所有人,虽然都要归于尘土,但是,一日活在世上,一日就得思考,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那个炫耀乞讨祭品的人,还是遵守内心 *** 守的“士”?这其间的差别,堪称天上地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2973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9
下一篇 2022-10-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