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第1张

致知在格物 如何理解“致知在格物”这句话?

谢邀。

先说答案“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致知在格物”的意思是,想要知道关于物的知识,就需要去了解物的属性和状态(包括它所蕴含的信息,它本身的结构,它与其他物的联系)。

“格”这个字,由“木”、“夊”、“口”组成。

“木”,本也;“夊”,是“止”的倒形,“止”是脚掌,“夊”则是脚掌反象;“口”,洞口;“夊”、“口”则有人从外來到半穴居的门口的意思。

“格”因而有返本之意。

所谓“格物”,也就是认清事物本来的样子。

并不是随便拉个框架,找个抽屉、格子,把事物往里一塞,就万事大吉。

而是要格物以自然。

“知”,孔子说:只有理解了的,才算是学会了。

不理解的,则是没学会。

这样才是致知之道。

所以,理解事物的起点,就在于了解事物。

然而,了解了事物,了解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不是就是了解了世界呢?了解了世界,是不是就通达了宇宙之间的自然之理呢?并不是这样的。

格物是起点,自然之道才是终点自然之道,有三重。

第一重,便是格物致知,体察天地万物;第二重,是体察天地万物变易之道,通达时变;第三重,也是最高的道,是体察自然至静之道。

早期翻译成格致学的现代科学,就是关于格物致知的学问,他们的自下而上所拟合出来的解释模型和原理体系,适用范围只能是物。

它们只能研究有,不能研究无。

因为格物的工具,尺度上比格物的对象还要大,那么就无法再格物致知了。

也就是说,中国文化中的格物致知,西方文化中的物理学,都无法自下而上的通达天下之始,和万物之母。

他们都是研究万物层次道理的浅显学问。

穷物并不能得道,再说了,物也不可被穷尽。

形而上的道易思维,在伏羲时代,演化出象数的思维,河图洛书,便是对天道运行的符号标识,这是最初的格物。

它展示了天道运行何者为正,何者为合适。

到了黄帝的时代,文字发明了,华夏人用象形文字这样的自然语言去拟合自然的生活,这是人文时代的格物。

同样,正确的格物方式,就是展现事物以及它的运行,何者为正,何者为合适。

而正确的“格物”的前提条件,就是理解掌握道易思维。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达诚意,达诚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齐家,以道齐家者可以以道治国,以道治国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这才是《礼记·大学》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段话的意思。

对于中国人来说,求知是闻道、明道、行道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知识是中立的工具,君子不能被工具所局限,君子更应进一步探究知识背后的自然之道,因为,离道败德,小知越多,败亡越近,唯有尊道贵德,才能使事物长久。

格物无用?从河图洛书到易经、道德经、论语、阴符经、素书,华夏的思想文化从来都是经世致用的。

道德经说,以无观无得其妙,以有观有得其徼。

格物,从实处着手,向实处理解,就是观有。

观物之边界,了解它所蕴含的信息,了解它的结构,了解它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儒家看来,这就是向道而行其中的一步。

格物而后致知,最终是为了成为以正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大丈夫。

需要注意的是,格物不能为物所役使,因为格物不是目的 。

所以,论语说“君子不器”,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

尊道贵德,合道而行,使个人子嗣绵延,家族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才是华夏思想文化的大道。

在道的宇宙观的指导下,从实处着手,向实处理解,最终合道而行,方能得到真正的通达。

我不玩文字及其它游戏,讲点实际的,不错“致知在格物”是《礼记大学》中的话。

用过去的语言叫寻求事物的原理在于研究探讨实物。

用现在的话说是“实践出真知”。

中国哲学来源于上古年代的几千年流传与继承,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了爆发式的井喷,各种哲学思想繁荣昌盛,呈献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外哲学史上少有的黄金时代,在发展过程中,百流归海,小流派向大流派合拢,最后形成几大流派,如以孔子为首的儒学,以老子了人首的道学,以商鞅为首的法学,以墨子为首的兼爱学识墨学……还有很多,但研究哲学真谛的是道儒两大学派。

道家以仆素的辨证唯物主义来解释事物,而儒家则以经学致用来解释事物,这两家的矛盾是唯物与唯心。

如果将两者对立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汉朝时我国又引进了佛教,这样中国哲学史上便出现了儒释道三足鼎立局面。

时代发展到宋朝,朱熹对哲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主张,他之前的程颐解释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

”朱熹在其《文集》中进一步禅述辨证说:“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理指仁,义,礼,智,信。

他进一步说“犹然存心呼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望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因此他的反驳知前行后,知为先,他主张先对事物进行充分研究,寻找其中的共理,依循这个共理来指导和改造事物,这种思想,到王阳明时进一步提出致良知。

用现在话说分析事物在于寻找事物发展的原理,这和现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相通的。

是这个理论的萌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215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