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的典故

洛阳纸贵的典故,第1张

洛阳纸贵的典故 为什么说“洛阳纸贵”,有什么典故吗?

洛阳纸贵是成语,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说得是西晋左思的作品《三都赋》写的好,都城洛阳的纸张,因大家争相传抄《三都赋》而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抬高了纸的价格!后世用来比喻作品为世人看重和欣赏,风糜一时,流传很广。

左思是晋代文学家,从小淘气不喜欢读书,父亲左雍经常担忧并为此生气。

有一天,左雍与朋友们闲聊,朋友恭维他有一个聪明的儿子;左雍则长吁短叹:说左思:“他读书不如我,将来没有多大的出息。

”露出惆怅与失望的神色。

小左思无意看到了这一幕,很难过,明白了只有好好念书将来才有作为;就暗下决心,要刻苦学习。

于是愤发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读书,积累知识;成人后,学识渊博,文章也出彩;他曾用一年时间写了《齐都赋》,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为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小有名气后,他以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京城的风土习俗,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了《三都赋》;写作期间:他苦心孤诣,精心撰写,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个春秋,终于写成了文学巨著《三都赋》。

《三都赋》问世后,受到读者的一致好评,甚至把它与历史名篇、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提并论!喜爱《三都赋》的人争相抄阅,因作品受欢迎程度高,有口皆碑,一时之间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呈现供不应求之势,使得全城的纸张的价格大幅度上升。

此成语出自巜晋书、文苑传》中所述,晋代左思的巜三都赋》写成以后,因其文华甚美,脍炙人口,招来众人竞相传阅,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后来人们就用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来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同时又含有此书十分畅销,供不应求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2113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7
下一篇 2022-10-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