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简介

老舍茶馆简介,第1张

老舍茶馆简介 老舍的《茶馆》叫裕泰茶馆,创始人吴裕泰,为什么掌柜的叫王掌柜呢?

裕泰茶馆和吴裕泰没有任何关系。

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创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办人吴锡卿,祖上为安徽茶商世家。

吴裕泰茶庄为经营售卖茶叶为主。

老舍先生作品中的裕泰茶馆只是碰巧与吴裕泰茶庄的名号相近,实则并无关联。

老舍先生在幕启中写道: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

在十几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

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

玩鸟的、议事的、说媒拉纤的都到这里来。

打群架的调解的也来,喝碗茶、吃碗面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这里可以听闻最荒唐的新闻,还可以看到某人新得的奇珍,总之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由此已可以看出,此茶馆非彼茶栈。

老舍先生曾谈起过创作《茶馆》的初衷。

他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

我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是想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可是,社会变迁是不能离开政治的,我不熟悉政治舞台怎么办呢,就只好取巧让我认识的小人物都到茶馆里去了。

老舍先生让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也说自己与这个时代之间的事。

比如名厨去包办监狱的伙食,顺口说这年月就是监狱里人多;说书先生抱怨生意不好,顺口说这年头真玩艺儿要失传喽。

旗人松二爷落魄了也宁愿自己挨饿,不让鸟儿挨饿。

老舍先生在每一位出场人物身上都倾注了时代深意。

老舍先生让《茶馆》中的人物从壮年到老年,然后是父子相承。

用这样的人物关系将整个故事联续起来,将五十年的时代变迁汇集在一个小小的茶馆之中。

现代剧作家陈白尘评《茶馆》说:全剧的文字并不多,就写了五十年,七十多个人物,精练的程度惊人。

事实上,老舍先生将作品称为《茶馆》只是借了茶馆这个地方,和茶并无多大关系。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裕泰茶馆是老字号,创始人确实是裕泰茶馆。

这个是字号,品牌,就像今天老干妈一样。

和老干妈一样,今天公司已经不由陶华碧家族管理了。

裕泰茶馆的继承人传来传去,就不是姓吴的了。

这种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吴家经营不善,将自己的店铺卖给别人继续经营。

别人为了这个老字号的招牌,继续用这个店名做生意。

第二,吴家某一代没有儿子,只能将生意传给女婿。

《茶馆》里面应该就是这种,可能王利发的老爸就是女婿,继承了这个茶馆。

实际上,吴裕泰却有此人,裕泰茶馆也是真实历史上有的。

吴裕泰本来是个茶叶商人,在清朝中期就开始做生意,名气不是很大。

到光绪时代1887年开始,他们成立新式茶叶销售模式。

安徽歙县人吴裕泰很有才能,采用了新的物流仓储模式销售。

吴氏茶庄的茶叶均从安徽、浙江、福建等茶叶产地直接进货,并派专人在福州、苏州等地窨制茉莉花茶,经水陆运往京城,再拼成各种档次的茉莉花茶。

由于运输量非常大,逐步成为今天的茶叶集中批发市场,北京很多茶叶铺直接在这里进货。

由此,吴氏茶庄逐步垄断了北京的市场。

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布衣百姓,三教九流,或品茶或会友,壶里杯中都少不了吴氏茶庄的茶叶。

解放后公私合营时,吴裕泰茶栈改为“吴裕泰茶庄”。

直到今天,这个企业还是存在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2057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