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

鲜卑族,第1张

鲜卑族 北魏是由鲜卑人建立的,今鲜卑族何在?

根据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分子人类学显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鲜卑族,进入中原的,后代早已悄悄融入了汉族,留在塞北的,则融入了蒙古、哈萨克、达斡尔、锡伯族、满族等。

一、考古发现的北魏皇族墓地鲜卑人和他们所建立的北魏距离今天已经1600多年,早在隋唐之后,曾经的鲜卑人已经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

真正的鲜卑人来自哪里,他们变成了今天的哪个族群,要想知道确切答案,最好的办法,就是坐上时光飞船回到过去吗?不用!2010年的一次考古发现,给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一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一个北魏墓葬进行了保护性挖掘。

尽管在历史上曾经多次遭到盗扰,但墓主夫妇的尸骨依旧保存完好,“骨架位于棺内,皆为仰身直肢,头南足北”。

根据墓志,我们知道,墓主人名叫元威,卒于公元591年,即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十一月七日。

在这篇《大隋使持节仪同三司潞县公元使君之墓志》中,不仅记述了元威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创立鲜卑代国的拓跋什翼健后裔。

还详细记录了他的三代祖先:“曾祖突六拔,羽真、殿中尚书、散骑常侍、临胪公,谥曰恭王。

祖安周,平北将军、上洛太守、京兆尹。

考普贤,镇西大将军、恒州刺史。

”SO,只要检测元威的遗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北魏皇族的染色体类型。

元威遗骨的检测结果,显示为C3b1a1a1-F1756。

二、考古发现的其他鲜卑墓地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列举出三个分属不同时期的东胡——鲜卑——室韦(蒙古)墓葬考古发现。

1、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双井店乡敖包吐村井沟子自然村北约 400m 处的东胡墓葬,时间大约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2、乌兰察布盟化德县东部的陈武沟鲜卑墓葬,时间大约为东汉。

3、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的岗嘎室韦墓地,时间大约为唐五代时期。

根据样本检测结果显示,以上三处遗骨均属于C3b-F1756这个类型。

此外,根据蒙古国发现的柔然贵族墓地,在遗骨样本中,同样检测出了C3b1a1b1-F1756父系类型。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有把握的说,历史上所记载的东胡——鲜卑——室韦——蒙古相当准确。

而且在史书中,记载柔然为“东胡之苗裔”,以及柔然首领自称“先世源由,出于大魏”,也都非常准确。

三、钥匙——人类遗传学的变与不变现在我们都知道Y染色体严格遵循“父子相传”的规律,不过在以前,都是以比较容易检测的母系相传线粒体DNA为依据。

至于依靠历史文献进行所谓的考据,或者依靠颅骨形状判断种族来源都非常不严谨。

近些年来,分子人类学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使得人类学家可以从古代遗骨中提取DNA分析Y染色体,而这正是我们打开族群变迁的一把金钥匙。

前面提到,元威遗骨的检测结果,显示为C3b1a1a1-F1756。

同时,根据现代人类遗传学的抽样检测显示,C3b1a1a1-F1756目前高频出现于中亚、及北方的一些民族当中。

如在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中占11.11%,在俄罗斯联邦中的阿尔泰共和国中阿勒泰人中占12.5%,在海拉尔蒙古人中占9.26%,在喀尔喀蒙古人中有5%,在铁列乌特人中占9.09%。

在国内,C3b1a1b1-F1756主要分布在蒙古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满族等人群中,在汉族当中不仅有大约千分之六的人属于这个类型,而且明显呈现出“北高南低”的特征,即北方人当中多,南方人中少的特点。

千分之六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大约为400万汉族男性。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现在可以知道,进入中原的鲜卑人并没有灭绝,而是悄悄地融入了汉族内部。

所以,今天,大约400万汉族男性的祖先正是历史上的鲜卑人。

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并分享您的观点。

关于鲜卑族,学者黄学寅曾说:“鲜卑族从大兴安岭中走来,最终融合于中华民族之。

就保全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角度看,鲜卑族消亡了,但他们像落叶一样分解了自己,归位泥土,化为养分,溶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而鲜卑族最终的溶入与消亡,关键原因在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其中许多举措在于将鲜卑族汉化,摆脱原有的草原游牧色彩。

如果说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还是促进政权建设,巩固鲜卑人的统治;那么文化方面的汉化举措则是大大推动了鲜卑族的“消亡”。

这些汉化举措主要有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

文化是一个族群的底色,如果连文化都转变了,那么这个族群的特色也就消亡了。

所以说,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极大促进了鲜卑族褪去自己的特色,逐渐消失,溶入汉族。

隋唐时期的诸多大族都带有鲜卑血统,但是经过唐宋时期的民族融合,鲜卑就真正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778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