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跳动

圆跳动,第1张

跳动 怎样检测圆跳动?

圆跳动是指被测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圆跳动公差是被测要素在某一固定参考点绕基准轴线旋转一周(零件和测量仪器件无轴向位移)时,指示器值所允许的最大变动量。

圆跳动公差按其被测要素的几何特征和测量方向,可分为径向圆跳动公差、端面圆跳动公差、斜向圆跳动公差。

采用传统测量方法时,测量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测量用指示表的测头接触被测要素,回转时指示表指针的跳动量就是圆跳动的数值。

指示表测头指在圆柱面上为径向圆跳动,指在端面为端面圆跳动,垂直指向圆锥素线上为斜向圆跳动。

具体的方法是将百分表装卡和调好后,使被测工件旋转一周,百分表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该剖面的径向圆跳动值。

对于径向要求比较高的工件,应多检测几个剖面,取各剖面上测得数值中最大值作为该表面的径向圆跳动。

检测端面圆跳动的方法与检测径向圆跳动的方法相同。

但是检测端面圆跳动,是在给定直径的圆周上,被测端面各点与垂直于基准轴心线的平面间最大与最小距离之差,在不同直径上其端面圆跳动的数值是不同的。

若未给定直径,应该在被测表面的最大直径上测量端面圆跳动。

要特别注意的是,测量时不允许被测件有轴向移动。

采用三坐标测量时,以PC-DMIS软件为例,测量径向圆跳动时,被评价元素测量相应截面圆,测量端面圆跳动时,被评价元素测量相应圆形端平面,基准元素为基准轴线,一般为圆柱或圆锥轴线,注意被评价元素测量时尽量多测点,从而更全面真实的反映出零件表面的跳动情况,基准元素尽量多测层,从而准确测量轴线的方向和中心位置。

这个问题我从专业角度回答一下,需要说明的是,不知道楼主所问的是零件加工还是机床校准维修。

回答不足之处还请高手指教,当然,行业不同,标准也不同。

第一,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明确两个概念,轴向跳动和径向跳动。

这两个概念我就不科普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询一下。

按我的理解,圆跳动属于径向跳动。

如果是零件粗加工,径向跳动不是很重要。

如果是零件后期精加工,比如磨床。

如果零件径向跳动超出公差,轻者会造成零件超出公差(尺寸公差,形状公差),重者对磨床砂轮造成严重伤害,俗称“撞床子”。

第二,零件装卡要求。

零件装卡后必须要保证同轴度:卡盘,零件轴心,尾座顶针。

装卡过程中,卡盘张紧度必须大于车刀或者砂轮施加给零件的最大摩擦力,尾座顶针施加给零件的力不得使零件发生形变超出公差。

然后根据工艺要求确定切削(磨削)进给量。

车工怕车杆儿,铣工怕铣扁儿,钳工怕打眼儿,个中滋味细细品味。

第三,径向跳动初检。

零件装卡完成后,要保证同轴度不超公差。

然后是目测,首先是粗检视。

启动机床,低转速。

如果你能看到有明显圆跳动,证明初始同轴度不合格,眼睛能感觉到的至少是十道以上。

重新调整后,低转速感觉不出来,转高转速,零件清晰可见的可以进入精加工。

如果不清晰,一定要测量零件径向跳动。

为了保证加工精度,清晰可见必须测试径向跳动。

第四,径向跳动检测。

工件装卡完毕后符合设计技术公差,粗检没问题。

然后根据工艺要求检测基准面要求安装支架,百分表取最大量程的一半作为基准0。

慢慢手动转动工件,时刻注意径向跳动不得超过百分表最大量程。

如果符合设计工艺要求,确定进给量进行加工。

综上所述,径向跳动测量是由机床轴向跳动不超公差决定的,轴向跳动超差,径向跳动保证不了。

对于精密机床加工,百分表测量是最粗略的,关于精密加工暂且不表。

再次感谢大家,希望高手不吝赐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682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6
下一篇 2022-10-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