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门射戟的故事

辕门射戟的故事,第1张

辕门射戟的故事 历史上吕布辕门射戟是真的吗?有何依据?

自然是真的,早在三国演义尚未诞生,三国志就清楚的记载了吕布辕门射戟的经过和背景,三国演义基本没有更改。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

布遣备屯小沛。

布自称徐州刺史。

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

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於术。

”布曰:“不然。

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

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

布於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共饮食。

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

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

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

”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

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真实历史上的吕布不仅是武艺高强的代名词,还是一定水准智慧的吕布也是三国历史上真实的猛将,历代被人所推崇其武艺高强,唐朝就拿吕布的辕门射戟来媲美可以射中跳蚤的纪信。

实际上三国历史中鲜有大将单挑的情况出现,而吕布除了辕门射戟还有一次真实的单挑,在《英雄记》上有记载,吕布诛杀董卓以后,因为王允对待西凉叛军的零容忍,贾诩不得已为李傕郭汜等人筹谋自保,反攻长安。

吕布手上的军队远远不及西凉军,不得已吕布激将郭汜“且却兵,但身决胜负”,郭汜一来也自负勇武,认为吕布只是徒有虚名,二来长安坚城难下,三来也拉不开面子啊。

于是一场非常复古的斗将开始了,结果吕布以长矛刺伤郭汜,郭汜后面的骑兵救下郭汜,罢兵。

《英雄记》:郭汜在城北。

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

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所以感觉吕布挺熟门熟路的,辕门射戟很装逼的说了一句“玄德,布弟也。

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

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这次已经是吕布依靠自己的勇武再度“解斗”了,实际上辕门射戟表面上是吕布成功压下了袁术和刘备的战争,但实际上是吕布的态度,也就是那句“玄德,布弟也”起了更大作用,纪灵的三万人马(三国演戏虚构说十万)拿下屯住小沛的刘备自然手到擒来,但要连吕布一起吞下,那是力有不逮的。

一听吕布都认刘备做弟弟了,这仗还怎么打?因此辕门射戟实际上是吕布表明不惜武力来拉偏架的态度,顺便给纪灵一个台阶下,这才达成目的,双方暂时罢兵。

那么吕布为何先是反叛刘备,然后却又解救刘备,甚至不惜和当时极为强大的袁术有翻脸之虞?可谓此一时彼一时,吕布乘刘备攻击袁术的时候,夺了徐州,却又接纳刘备是因为当时的徐州是四战之地,却一块人人都想咬一口的肥肉,而刘备是可以利用的屏障,刘备无实力吞并吕布,又和对徐州垂涎三尺的袁术交恶,正是可以拉拢的对象。

不然吕布就被袁术的势力给包围了,危险就更大了,这和刘表接纳张绣在宛城一样,只是最终都因为曹 *** ,而梦想破灭,但是在吕布和袁术争夺徐州时期,不失为一招秒棋,只能说吕布的对手太强大,而吕布始终出身太低,无法拥有真正全心全意为吕布的事业奋斗的谋士。

陈宫实际上从反叛曹 *** 开始一直都想要自己当老大的有人说陈宫不是吗?还真不是,陈宫实际上一直都是把吕布当做垫脚石的,一开始联合张邈的时候就说“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兗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

”无论是前面说的大丈夫当为人豪,岂能受制于人,还是权迎吕布,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然后独霸一方,都说明了陈宫根本不是屈居“吕布壮士”麾下的,只是时事之变太快,陈宫尚未成功帮助吕布站稳脚跟就命丧白门楼。

除了在迎接吕布进兖州之前的谋划之外,在徐州之时,陈宫显然还参与了郝萌的叛乱,当时情况危急到了,吕布自己摸不清情况之下,只能和妻子推到厕所跑到不可能叛变的高顺营帐里,高顺根据吕布说是河内的口音,认定是郝萌叛乱,郝萌部将曹性(三国演义射中夏侯惇眼睛的那位)不愿意反叛吕布,帮助高顺平定叛乱。

之后吕布问还有谁是合谋,曹性说是陈宫,吕布以陈宫是大将,没有过问,当时陈宫的面色大变。

想来陈宫和高顺不合的原因就呼之欲出了,一个忠心耿耿,一个有所图谋,自然尿不到一个壶里。

而恰恰是两人是失和,导致一说是陈宫的计策,让吕布出城去袭击曹 *** 粮道,陈宫高顺守城。

也有说是吕布自己的战术,结果因为吕布妻子严氏,害怕高顺陈宫不和不能诚心守城,导致吕布未能成行,最终导致吕布命丧白门楼。

实际上很早吕布就想投降曹 *** 了,被陈宫所劝阻。

后来更是被刘备的一句“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吕布留下“是兒最叵信者。

”被曹 *** 所勠。

真实三国历史上有过阵前单挑记录的只有关羽、孙策、吕布数人关羽刺杀颜良那一次,三国志记载就一句话,“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这一次,有很多人认为是关羽讨巧了,有说颜良应该认识关羽,认为刘备在自己军中,关羽过来是不是要阵前投降?然而关羽不搭话,劈头就是一刀。

关羽还有一次无可争议的单挑是和庞德,不过这一次就很丢脸了,被庞德射中抹额。

但不管胜负,关羽能全身而退的斗将,可见其真实武艺也是非常高的。

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黄忠斩杀夏侯渊实际上是乱军之中斩杀的,有突袭之举,而且夏侯渊是在修鹿角,又是晚上,称不上单挑。

马超也是自负勇力的,虽然并没有三国演义中那样追的曹 *** 割须弃袍,但是历史上也有一次是想突然捉拿曹 *** 的,但是因为许褚在身边而敢行动。

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因此,实际上真正有历史记载的单挑,在三国还是很少见的,还有一列就是孙策和太史慈的神亭酣战,三国志也记载了两人单挑的结果“慈便前斗,正与策对。

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

”可见只有吕布赢的漂亮,还成功促使两次战斗的爆发,被罗贯中誉为“人中吕布”也不为过。

辕门射戟是真实的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故改编为脍炙人口的“吕奉先射戟辕门”,载于《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其故事经过如下:三国时军阀混战,袁术派大将纪灵率大军攻打驻扎在小沛的刘备,在进攻刘备之前袁术就派人给驻军在徐州的吕布送去了钱财粮食,要求吕布按兵不动,不要救援刘备。

在被纪灵围攻中的刘备,因为城小兵少难以抵抗求救于吕布,吕布考虑到“唇之齿寒”,若不救刘备,袁术下一个攻击的目标就是他了,于是吕布亲率兵马赶赴小沛,在离小沛不远的地方扎营并同时请刘备和纪灵赴宴。

宴席中,吕布要求纪灵撤军,纪灵一面畏于袁术的军令,一面惧于吕布的威名,在踌躇不决时,吕布令人将画戟立于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辕门外说,我立戟于辕门之外,如果射中戟上的小枝,你们两家就罢兵言和,如果射不中,你们两家尽相厮杀,我决不过问。

纪灵看到距离这么远,而且戟上小枝目标实在太小,一般人根本无法射中,就答应了。

吕布叫人端上酒来,三人各自饮了一杯,酒毕,取出弓箭,搭箭拉弦,只听“嗖”的一声,吕布大喊一声:“着”!那只箭不偏不倚,正中画戟小枝,在场的人无不喝彩。

吕布收弓笑着说:“看来上天也不愿意让你们打杖呀!”就这样,吕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场厮杀。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记载:术遣将纪灵将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

布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备,今可假手于术。

”布曰:“不然,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在术围中,不得不救也。

”便严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

灵等闻布至,皆敛兵不敢复攻。

布于沛西南一里安屯,遣铃下请灵等,灵等亦请布共饮食。

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

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

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布令门候于营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

”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

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明日复欢会,然后各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478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