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兰台类转蓬

走马兰台类转蓬,第1张

走马兰台类转蓬 你如何解读“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这句诗?

李商隐是一个多情的诗人,他写的描述爱情的诗句脍炙人口,流传甚广。

经常被文人墨客引用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均出自李商隐的诗作。

朋友的问题中提到的“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就是李商隐的一首《无题》诗的结尾两句,全诗如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出出进进,好像蓬草随风飘荡。

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到,骨子里风流浪漫、崇尚自由,自认才思敏捷,出类拔萃的李商隐,委委屈屈在秘书省任一个闲差,很苦恼,很厌倦,很无奈,并因此发出了对自己命运飘零的感叹。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谢谢。

李商隐文才高,世所公认,但是否有政治才能并不见得。

李璟/李煜父子,宽厚懦弱,不善治国,但留下的词却千古传唱。

文人的世界多是想象的理想世界,而当官理政却需要杀伐果断,这两者在思维上就不同,价值观也差别大,交集有限。

李商隐这首诗前面六句还沉浸在宴饮/调情的情调中,后面去点卯应差自然没有兴趣了,感觉自己活得像“两面人”就很自然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464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