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俱乐部

打针俱乐部,第1张

打针俱乐部 联赛准入截止日期将至又有俱乐部濒临解散,这一次足协该怎么办?

中超联赛冠军队都有解散风险,并不是足协造成的,但是足协还是误判了球队的形势,虽然以赛会制完成了2020年的比赛,但是现场观众的感觉和主客队的比赛氛围都差了很多,这些为2021年的联赛埋下了隐患。

从这张中心城市的图表中可以看到,2020年比较2019年,日均的客流大幅下降,同比2019年基本上五成到七成的客流量,就是疫情导致大家开始居家,连基本的出行都减少了三成以上。

说明参加集体活动,旅游,商务旅行的大幅减少,这对体育赛事的影响是巨大的。

要知道体育赛事是广告费来支持的,人多才能平均下来广告费,没有人观看成本就太高了。

赛会制说白了就是集中空场比赛,通过直播方式让观众观看,这直接减少主队的门票收入和主队所在地的球迷热情,大部分时间主队都在海外集训,比赛也不在本地,不能现场观赛,主队的主场设在哪里,似乎也没有那么重要了,所以建业移到洛阳,石家庄永昌挪到沧州,可能还有要挪的,一句话,树挪死,人挪活,肯定政府能给点支持。

球员和俱乐部的矛盾在加剧,球员虽然是高薪,但是经常面临成绩好就失业,成绩不好反倒还不错的窘境,有的打针上场,就是为了赢球奖,但最后关头却要看俱乐部脸色。

所以说比赛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在下降。

特别是天津泰达和武汉卓尔,为了保级一个下半段疯狂引援,一个抛出5000万的保级奖金。

这都造成了今年的各种后续问题。

当然足协都有应急预案,不过就是从中甲递补就好了吗?但是可以说,职业足球离完全市场化还有很大的差距。

继续坚持限薪及俱乐部中性名改革。

直到搞垮中国足球为止。

并不是个人有什么偏见,人家限薪也好,企业中性名也罢,都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青训基础好,上边高新,压制了年轻球员的影响。

至于企业是否负担过重?那偏偏不是你足协该考虑的。

这下好了,本来就没多少人练足球,你这么一折腾,下边的积极性会更低。

没有大牌外援,没有品牌效应,谁还来投资足球呢!等撤资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458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