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儿

京味儿,第1张

京味儿 为什么很多外地人到了北京,很快口音就变成京味了?

这恐怕是你的错觉,以为普通话就是北京口音北京味儿,以为强行加上儿话音就是北京腔。

比如地名:宫门口不加儿化音,磁器口儿要加儿话音。

比如一些专用名词:对过儿,界别儿,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工具,文化越厚重,语言越复杂。

我当年学外语时,系主任说师兄每天坚持朗读外媒新闻,学说他国总统发言,一次竟蒙住了该国的留学生,以为他们国家的总统访华了。

我也听过一些西方国家的翻译说中文,闭眼听完全不是那个味儿。

但是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三年以内就能说好当地话,十岁以后就是本地通。

语言学习真的需要正确的时间段。

说自己说话没了家乡味,变了北京味儿,你恐怕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北京味儿。

不要玻璃心,不是歧视,我到你的家乡待上几十年,也说不出你的家乡方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来就是这样的。

可能外地人回到本地,家里人觉得他口音“京味”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普通话变标准了一点,谈不上什么“京味”[捂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1443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5
下一篇 2022-10-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