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是什么意思

扬弃是什么意思,第1张

扬弃是什么意思 扬弃什么意思?扬弃的哲学定义是什么?扬弃是什么意思

1、扬弃,是一个汉语词汇,为哲学名词。

德语aufheben的意译。

音译为“奥伏赫变”。

意指任何事情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

2、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

扬弃是什么意思怎样扬弃传统文化,建立适合时代要求的科学的大众的人民的文化?

遵循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指示:”在文化上,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认识也在跟随时代的步伐,对新生事物有其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传统的文化也要有选择的录用和发扬。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有一些传统文化已自然被淘汰,比如:过去人们使用的石碾子,石磨,现在谁还在使用?过去人们穿的手工布鞋,现在谁还穿?过去农村打水使用的辘辘,现在还有吗?别说辘辘,很多地方连洋井都不用了,都换上自来水了。

这些物品都是我们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东西,现在都逐渐被遗弃,成了古董。

同样,在思想认识上也有许多不合乎现实的东西,如,古代人们都遵从儒家学说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是宗法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所建立的束缚人们思想的道德规范。

其中三纲五常是“君不管父母怎么样,都要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这是封建宗法制确立维护其尊卑贵贱的主要支柱,里面有积极的可以传承的内容,比如,要求人们做到仁,义,礼,智,信。

这些做好了,可以提升做人的品格和修养。

但是。

三纲就划出了尊卑贵贱的等级思想, 君为臣纲,做臣子的必须听从君王的。

不得越雷池,不得以下犯上。

就是培养愚忠。

父为子纲,儿子不能反对父亲,为父是从。

夫为妻纲,妻子必须遵从丈夫,这里面的君王,父亲,丈夫,不论怎么样,作为臣子,儿子,妻子都必须无条件服从,不然,就是大逆不道,封建统治阶级就是利用这些框框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培养出唯唯诺诺小绵羊似的愚忠,愚孝的人。

更为糟粕的是对女人制定的“三从四德”,即女子未嫁前从父,嫁后从夫,夫死从子。

女人一生都是附属品,没有一点自主的权利。

“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这是专门给妇女制定的规章制度,这里面有一点积极的内容,可以传承,但不要被其束缚掉自主,旧社会妇女的地位最低,是解放后妇女的地位才得以提高,男女同工同酬,男同志办到的女同志一样能办到。

据人民日报报道。

现在辽宁抚顺有办女德班又死灰复燃。

这是糟粕,要让妇女再回到旧社会最底层,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女人的权利不容侵犯。

现在,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也必须跟进,决不能停留在过去根深蒂固的不正确的理念上,对我们有用的,我们就坚持,对我们没用的,甚至有害的,就应该摒弃,发扬好的,剔除坏的。

清洁文化市场,坚持发扬好的文化传统。

纳入新的,健康的文化。

我认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中国民族的指导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支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官兵一致,男女平等,公正,公平,才是我们民族应该遵守的规则,摒弃特权阶层,摒弃尊卑贵贱理念,树立人人平等,文明,善良,爱心,团结,和谐,和平,民主的理念,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真正需要的永久传承的传统文化。

“扬弃”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最通俗、清楚的解释是“既克服,又保留。

”。

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哲学家,他的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部分,但克服了他的唯心主义,而代之以唯物主义的基础,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思辩辩证法,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

这就是马克思哲学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既克服,又保留,克服了黑格尔唯心的谬误,保留了黑格尔合理的辩证法思想。

“扬弃",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去除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合理的民主性的精华。

"去除糟粕,吸收精华。

这就是毛泽东谆谆教导的,正确对待中外文化的态度,对传统文化是这样,对外国文化也是这样。

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是毛泽东在四十年代就提出的中国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目前“国学热"、“传统文化热"中,重温毛泽东的“扬弃观”——去除糟粕,吸取精华——尤为必要。

对传统文化必须要秉持一种科学的分析的态度,优秀的精华的东西必须继承,如“和而不同"的“和”文化,义在利先的义利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

而落后的、糟粕的东西必须批判、抛弃,像各地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名而办的“女德班”,就是典型的恶俗的封建糟粕;再譬如《周易》及其历代的“易注”,蕴含了丰富的优秀文化思想,但各地大行其道的所谓“周易测卦、算命、预测"之类,同样是典型的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抛弃。

再譬如说,道家的道法自然观今天仍然是极为宝贵的,必须继承,它的养生法对今天人的生活也有益,但它的长生观完全是虚无的幻想,必须抛弃。

再譬如佛教思想,对文学艺术发展,对个人心性修养对有益,但它的四大皆空观必须抛弃。

扬弃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仍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40765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3
下一篇 2022-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