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小体

核小体,第1张

小体 什么是核小体什么叫核小体?生物化学核小体由什么组成,如何形成核小体的名词解释

核小体是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

每个核小体由146bp的DNA缠绕组蛋白八聚体1.75圈形成。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H1、H2A、H2B、H3和H4等5种组蛋白构成。

两分子的H2A、H2B、H3和H4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1.75圈形成了一个核小体的核心颗粒。

核小体的核心颗粒再由DNA(约60bp)和组蛋白H1共同构成的连接区连接起来形成串珠状的染色质细丝。

核小体的形状类似一个扁平的碟子或一个圆柱体,此时DNA的长度压缩7倍,称染色质纤维。

染色质就是由一连串的核小体所组成。

当一连串核小体呈螺旋状排列构成纤丝状时,DNA的压缩包装比约为40。

纤丝本身再进一步压缩后,成为常染色质的状态时,DNA的压缩包装比约为1000。

有丝分裂时染色质进一步压缩为染色体,压缩包装比高达8400,即只有伸展状态时长度的万分之一。

核小体的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9338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