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之法

商君之法,第1张

商君之法 商鞅为什么死于商君之法?

公元前356年至350年,在商鞅的主持下,秦国实行的商鞅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

对促使奴隶主贵族世袭制的迅速瓦解,促进封建地主阶级经济的发展,形成一个统一封建集权制国家,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商鞅变法产生于春秋战国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井田制逐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封建地主经济初步确立。

随着封建经济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强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

如魏国的李悝变法,吴国的吴起变法等。

商鞅变法就是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1废井田,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去其本身徭役。

3统一度量衡。

4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按军功大小授爵位和田庄,无功者不予以授爵。

5废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编订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按户按人征收军賦。

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规定成年者立户分居,规范社会风俗。

7推行郡县制。

全国设三十一县,县下辖都、乡、邑。

8定秦律,燔诗书。

商鞅变法极大地调动了平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严重打击削弱了奴隶主贵族特权,加强了秦军战斗力。

使积贫积弱落后于其他六国的秦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倔起,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变法在当时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刑法严酷。

如在路边倒垃圾就要砍去双手,盗窃牛马者处以死刑。

史书记载商鞅一次在渭水边,因反对新法处决了七百余人,渭水为之变赤。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连坐法”的推行,什伍户籍制度及征收户赋劳役与“燔诗书”等法令一起,对人民布下了一张严密的监察网,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

3变法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划清界限。

如二十等爵制,公开承认拥有奴隶的合法性。

4重农抑商,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5焚烧史书,摧残文化,压制思想和百家争鸣。

6倡导君主独裁,封建集权,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

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贵族利益代表太子党的激烈反对。

秦孝公主张变法,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新法得以彻底实施。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号秦惠王。

以公子虔为代表的贵族势力乘机反攻倒算,秦惠王以谋反罪将商鞅逮捕,并车裂。

商鞅虽然死了,但秦惠王和他的子子孙孙都在继续实行商鞅的新法。

商鞅作茧自缚,成了秦惠王为继续推行新法,平息贵族愤怒情绪防止叛乱,确保皇帝宝座的牺牲品。

公元前221年秦孝公的孙子赢政灭了六国,建立大秦帝国。

历史上任何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重新选择,而且是一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因此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力。

商鞅变法也不例外,由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等改革措施触犯了贵族利益,必然会遭到激烈的反对。

但商鞅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毅然坚持实施新法。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賊,家給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商鞅虽然惨遭不幸,但他开创的变法大业顺应历史朝流,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导的郡县制被历朝历代所採用,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他倡导的法治思想,在今天被注入新的内容,成为改革开放以法治国的重要纲领。

我们讨论商鞅变法,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为鉴,把我党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为在本世纪末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鄙人曾解析过商鞅的驭民六术:弱民、贫民、愚民、辱民、疲民、虐民。

其核心是愚民。

其目的是使人民成为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任由君主驱使。

【《狼犬丹尼》中的黑老大巴特尔,把法家的愚民思想演绎的淋漓尽致】 鄙人再献拙文一篇,解析商鞅之死。

秦孝公去世后。

商鞅以谋反罪被五马分尸,夷灭三族,断子绝孙。

商鞅之死,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也。

商鞅本人是死于商鞅之法。

1、法家主张,宁枉勿纵。

商鞅谓之:刑用于将过,则大奸不生。

韩非子谓之:禁奸于未萌。

不是禁奸于萌芽,而是未萌。

依据商鞅思想,你没谋反,就把你以谋反之罪处死。

才能做到大奸不生。

秦惠王及大臣便以商鞅之法,在商鞅谋反未萌之时,尽早将商鞅处决。

【而儒家提倡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

孔子曰:大辟,疑,赦。

五刑,疑,赦】2、法家主张五马分尸、烹煮、扒皮、抽筋、凌迟、剁成肉泥等等。

战国法家酷吏商鞅被五马分尸。

唐代法家酷吏周兴、来俊臣,一个被烹煮。

一个被剁成肉泥。

秦国是依据商鞅之法,将商鞅五马分尸。

3、儒家主张不罪无辜。

孔子修订的《尚书》有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法家主张,夷族连坐。

秦国是以商鞅之法,将商鞅夷灭三族。

商鞅把自己害的断子绝孙。

总之,商鞅死于商鞅之法。

害人终害己。

此外,谋杀聂树斌的首恶元凶。

就是商鞅。

聂树斌死后二十余年,终被宣判无罪。

这是儒家的疑罪从无战胜法家的宁枉勿纵。

这是中国法治史上一次巨大的进步。

商鞅用自己之死的实践,证明了法家是法治的头号死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9261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