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gdp是什么意思

人均gdp是什么意思,第1张

人均gdp是什么意思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一样的吗?

GDP是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没有任何关系。

比如一个工厂有1000名职工,今年生产总值贡献为2亿,那么该工厂GDP就是2亿,2亿除以1000,人均GDP就是20万。

但人均收入可能只有4000,如果明年业绩翻倍,人均GDP变成了的40万,那么人均收入最多通过涨工资和奖金形式增加,比如人均5000或者6000。

如果业绩下滑,人均变成了15万,那么工资未见得会比前一年低。

GDP变化是一个相对宏观的值,跟人均收入没有必然联系。

当然GDP越高,证明一个地区的生产力越强,经济发达的概率也越高。

很多人对GDP的理解有误区,认为GDP包含了各行各业,认为所有需要纳税的交易都在GDP范畴,甚至有人认为房地产交易也占GDP,这是错误的理解。

其实GDP统计是有固定统筹范围的,就连产品出厂后被其他公司买走进行二次加工,都是要剔除首次已产生GDP的。

而批发零售业、酒店业、旅游业之类只有极小的比例在GDP统计范围之内,这些虽然经常被计入经济数据统计,但仅仅是行业经营数据,并非GDP组成部分。

房地产GDP是最大误区,房地产交易当中只有土地出让及需要缴税的工地生产价值才会被纳入GDP,而房产交易额不论房价高低都不会被纳入GDP。

所以房地产行业虽然有GDP比重,但这主要来源于土地等固有价值交易,而钢筋水泥砖瓦甚至电梯,这些都是出厂时就已经统计过GDP的,所以盖房子不会再次被统计,又怎么会统计到房产交易中?另外像互联网和金融业,这些都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但却是GDP贡献值很低的行业。

比如某互联网巨头年营业额上千亿,但是GDP贡献值只有几亿。

了解了GDP的组成,也就明白了GDP和收入其实没多大关系,因为GDP甚至跟利润都没关系。

GDP几十亿的大企业都可能亏损,一个小作坊都可能一本万利,这当然不会和收入呈比例关系。

但是一座城市的GDP,的确是以常住人口数量来计算的,并且人均GDP是远远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而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按人口数量计算,其中也包含无收入人群。

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是不一样的。

人均GDP指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在一定核算期内所有单位生产(服务)的最终产品的总量的人均数。

人均GDP越高,说明这个国家越富有。

而人均收入则是指在一定核算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居民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出后所余下实际收入的人均数,它是我们生活中能够支配的钱的多少。

生活中可能不少人会把人均GDP当做人均收入来看,比如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6.45万元,平均每个月接近5400元。

一看到这个数据,可能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拖了全国的后腿,但其实2018年中国居民可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8228元,平均每个月2352元。

当然了,这是把老人和小孩都算进来的平均数,如果只是算劳动力人口,这个数据会高一点。

一般来说,人均GDP越高的地方,人均收入就会越高,比如发达国家的人均GDP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它们的人均收入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

但人均收入一般都会低于人均GDP,所有国家都几乎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主要是因为生产总值最终流向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部分,政府获得税收、企业获得利润,而居民获得劳动报酬,我们的人均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居民所得劳动报酬这一块,所以人均收入会低于人均GD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921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