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如也的意思

空空如也的意思,第1张

空空如也的意思 空空如也的"也"是什么意思?

如果要问,""空空如也""的""也""是什么意思,那要先看看,""空空如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空空如也"",出自孔子《论语.子罕》。

子日:""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成现代文就是: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哩。

有个农夫问我问题,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我从他提的问题的首尾两头去询问,才得到很多意思,然后尽量地告诉他″。

春秋战期,人们都很崇拜孔子的知识渊博,孔子非常谦虚。

他说自己到乡下去,有农夫问他,他不知道的,都是通过询问农夫,从他提出的,问题的两端,即来龙和去脉、始和终,来反复推究,仔细思量,尽量告诉农夫准确的含义。

实际上,这段话,孔子是在谦虚地告诉人们,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空空如也""是指诚恳、虚心的样子。

因此,""空空如也""的""也″,在这句话里,只是文言助词,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

""也""这个字,本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有几项:一、副词:①表示同样的意义;②连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③跟""再""、""一点儿″等连用,表示语气的加强(多用在否定句里)。

④与""即使""、""虽然""一起用,表示转折或让步;⑤表示委婉的语气。

二、文言助词:①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解释的语气;②表示疑问或感叹语气;③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空空如也"",现在也形容一无所有或什么都没有。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两次运用过""空空如也""一词:《彷徨.在酒楼上》:""楼上`空空如也′,但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我此后就一无所作,`空空如也′。

21世纪湖南诗人悦诗,还写了一首诗《空空如也》,这首诗除了标题,正文空无一字,还谓此诗""无字胜有字""。

不过,我不认同此诗可为诗。

最近流行一首汪峰演唱的《空空如也》,加入了他自己独特的元素,非常好听,我很喜欢。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字词的词源意义,所以,不能以今天的「空空如也」的意思作为判断的依据。

大家都谈到了「空空如也」出自经典《论语》:《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就是典型的小学——【训诂之学】要解决的问题。

训诂,训故也,就是今言注古语,儒家经典是先秦古代人说的话,汉代人已经搞不懂了,训诂学从 汉代开始就应运而生。

我们就以训诂之学搞清楚【也】的意思。

没兴趣看论证过程的,首先我说结论:「空空如也」的「也」,不是表示青铜器的「匜」。

「空空」即「悾悾」,也就是「诚恳」的意思,「空、悾」古今字。

「空空如也」是古汉语中一种很特殊的现象,「空空」是形容词,「如也」叫做【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古汉语中的【如XX貌】,现代汉语中【像XX的样子】。

这种用法还有「然、焉、尔」等,如:「戚戚然」,目的是使描述的形象更加生动 化。

说「空空如也」的「也」是代词「如此、这样」也说得通,说是「语气助词」,「副词」好像也能说通,但其实「空空如也」的「也」在这里,不能脱离语境去讲它的意思,就是一种「形容词词尾」,目前在语法上的准确定性,还没有取得一致。

另外:「也」的造字本义——许慎和段玉裁所说象形「女阴」,基本上被学界否定了。

那就是许慎的错误,他的脑残粉段玉裁也跟着错。

目前认为「也」「它」本为一字,是「蛇」之象形。

或者说是「呀」这语气助词的本字,古字形「也」与「它」非常相似,产生了混淆。

-------------------------------------------------------------------------------———————————————要搞清楚《论语》的意义,肯定要找离这个时代最近的人是怎么解释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看古人是怎么解释的。

第一句: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很好懂,没有争议,孔子的自问自答:我有知吗?我无知呀!第二句: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这一句的难点在于「空、叩、端」的意思,这搞清楚了,「也」就其义自见。

《论语》一般是以「何注邢疏」为主:汉魏何晏和北宋邢昺。

《论语》注解本很多,我就选最好、最全的本子,底本为清人刘宝楠编纂,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出版《论语正义》(1990,页331),这句话出自《卷十 子罕》:陆德明引郑玄的注解可以看出,引用了三处文献证明了「空空」也即「悾悾」,「诚恳」的意思,「空、悾」古今字。

看《汉语大字典》(第二版,页2483)那么,「叩其两端」的「叩」有「询问」的意思,可能是从「叩门」之义引申而来的:「两端」也就是事情的两面:对错、始终、来去等等都可以。

就是分析这个「疑问」的方方面面。

《说文》:“耑,物初生之题也。

(「耑、端」古今字。

)孔颖达疏:“两端,终始也。

《礼记·中庸》:“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郑玄 注:“两端,过与不及也。

”《荀子·正论》:“而圣王之分,荣辱是也。

是有两端矣:有义荣者,有埶荣者,有义辱者,有埶辱者比如成语「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也就很清楚了:孔子说:我有知吗?我实是无知呀!有个鄙夫来问于我,他如此诚悫,我从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一步步问到穷竭处,帮助他解惑。

刘宝楠是乾嘉学派的人,他注解论语旁征博引,非常清楚,我是认为非常可信的。

如果读者觉得有疑问,我们可以用互训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判断:《论语 乡党》: 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

君在,踧踖如也。

与与如也。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论语 述而》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孟子·滕文公》: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孟子 心章句上》 :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空空如「也」,如果解释成「装水的青铜器匜里面没有水,是空的,什么也没有」,那「皇皇如也、侃侃如也、誾誾如也、夭夭如也」就解释不通了。

至此,就可以下结论了,综上所述:1、「空空如也、皇皇如也、侃侃如也」的「如也」叫做「形容词词尾」,以增加形象化的色彩。

相当于【XX貌】、【XX的样子】。

2、「空、悾」古今字,「空空」是「诚恳」的意思:3、与「空空如也、侃侃如也」性质相同的「形容词词尾」有:「心有戚戚『然』」、「盘盘『焉』,囷囷『焉』」、「不禁莞『尔』」、「其叶沃『若』」相同。

4、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在用作形容詞詞尾的情況下,『如(也)』、『若』、『焉』、『然』、『尔』五字同源。

」这不是个简单的问题,目前还为形成一致,有人为此写了三万多字的硕士论文:段茂升. (2005). 古汉语如, 若, 然, 焉, 尔语法化过程考察(Doctoral dissertation, 西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最后那个「也」是「女阴」的之说,很多人都拿来说事,包括李敖,我写过两篇文章讨论「也」字,同时把李敖「批判」了一番。

有兴趣可以到我的头条专栏去看。

我就不贴上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9214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