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的意思

殄的意思,第1张

殄的意思 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暴殄天物的意思是什么

1、暴殄天物意思是: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读音: [ bào tiǎn tiān wù ]2、例句:(1)每餐都剩那麼多,为何不少煮些?这种暴殄天物的情景,令人心痛。

(2)圆明园的稀世珍宝就这样被英法联军糟蹋了,真是暴殄天物!(3)看到歹徒们暴殄天物的行径,许多人都厉声谴责,还有人打电话给“110”,要求对其绳之以法。

(4)现在,人类暴殄天物,暴戾恣睢使得大量的野生物逐渐消亡。

(5)吃馒头还要剥皮,这真是暴殄天物!

暴殄天物意思是什么意思您是如何理解“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这句话的?

象辞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释字(词)颐《说文》:“顄也。

”《序卦传》:“颐,养也。

”《礼·曲礼》:“百年曰期颐。

”《释名》:“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

”笔者认为,“颐”从臣从页。

“臣”表示顺服,为人臣者,食人俸禄也,以俸禄自养也。

故曰“颐,养也。

”《颐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先变为《晋卦》,然後《晋卦》再变为《颐卦》。

由此可知,《颐卦》由《晋卦》而来,颐养是建立在封赏的基础之上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卿大夫接受天子封赏,封国建家,然後致养焉。

后世官员接受君王俸禄,然後乃得颐养。

凡接受封赏和俸禄而得颐养者,皆为人臣,需看人脸色,这也是“颐”字从臣从页的主要缘故。

《颐卦》上艮下震,“艮为山”、“震为雷”,故曰“山下有雷”。

《颐卦》初九为震体主爻,故“雷”指初九。

《颐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先变为《晋卦》,再变为《颐卦》,卦变时,刚爻从至尊之位,一路下行,最后之于初位,成为《颐卦》初九,可见,《颐卦》初九为雷,乃收声之雷,而非发声之雷,其性闭藏,而非生发。

《颐卦》天时在季秋之月,《礼记·月令》云:“(仲秋之月),日夜分,雷始收声。

”《颐卦》天时在仲秋之後,故知《颐卦》初九乃收声之雷。

雷收声而止于下,退而以求封赏,安分守己以求自养,故曰“颐”。

颐者,养也。

《颐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

《观卦》先变为《晋卦》然后《晋卦》再变为《颐卦》。

在《观卦》时,九五刚爻为君,卦变为《晋卦》后,《观卦》九五成为《晋卦》九四。

君变为了臣。

《晋卦》九四虽然为臣,却仍不失高贵的身份,只是其不当位,仍摆不正位置。

《晋卦》九四爻辞曰“晋如鼫鼠,贞厉。

”其《象传》释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可见,鼠辈不足为君,甚至不足为贵。

最后《晋卦》再变为《颐卦》,《晋卦》九四最终成为《颐卦》初九,由至尊之身,最后成为一个卑微小臣,故“颐”从臣。

《观卦》是消息卦,其上面消去的为阳爻,《观卦》九五、上九与上面消去的阳爻组成乾体,“乾为首”,首即头也,这里写作“页”。

《观卦》九五既为君,又在乾体,故从“页”。

《颐卦》初九原为《观卦》九五,最后由君退化为下臣。

从“臣”从“页”,其象为“颐”,故卦名曰“颐”。

《颐卦》上艮下震,“艮为止”,“震为动”。

《颐卦》整体像一个张开的大口,上者止,如上颌固定不移;下者动,如下颌骨张合而动。

上颌骨静止固定,或谓之“辅”;下颌骨动而张合,或谓之“车”。

辅车相依,配合为用,完全符合嘴巴的生理构造,车辅相配,如嘴巴之状,卦名曰“颐”。

卦象有嘴巴之状,故“颐”又有了嘴巴的意义,这是“颐”因卦而生的意义,而并非其本义。

“颐”的本义就是俸养的意思。

《颐》有嘴巴之象,嘴巴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言;二是食。

《颐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是消息卦,其上面刚消去的是一个阳爻,其下面待息的是一个阴爻,其所变之卦《颐卦》也是这样。

《颐卦》上九与六五以及上面消去的阳爻组成一个巽体。

“巽为风”,风为天之命。

因为风中包含着大自然寒暑冷暖等诸多信息,故代表天命,统治者替天行道,故风又代表统治者的政令、教化,政令、教化往往表现为统治者的“言语”,称为“君命”。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颐卦》六五为巽体主爻,又为君王,故“礼乐征伐”当自六五出。

一则巽体为隐象,代表言不轻出;二则六五柔居尊位而不当;三则君王之言,关乎国之大事,可不慎乎!君命不轻出,故曰“慎言语”。

《颐卦》初九与六二以及下面待息的阴爻组成坎体,“坎为水”,可引申曰“饮”;又“坎为月”,“月”代表“肉”,肉为食,故坎可取象为“饮食”。

《颐卦》初九为坎体主爻,也是卦变时的动爻,由尊而卑皆因贪食,《颐卦》初九爻辞曰:“舍尔灵龟,观我朵颐”,贪食之性跃然纸上。

贪食而凶,亦不足为贵,故戒之曰:“节饮食”。

还由于坎体为隐象,代表饮食不足,故曰“节饮食”。

天子无戏言,命不轻出,故曰“慎言语”;臣子不贪食,贪则必败,故曰“节饮食”。

义理《颐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

《观卦》先变为《晋卦》,然後《晋卦》再变为《颐卦》,所以《颐卦》是建立在《晋卦》的基础之上的。

《晋卦》讲封赏,《颐卦》讲颐养,所以颐养是建立在封赏的基础上的。

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建大量诸侯国,以屏藩王室。

周天子以分封田地、奴隶来养天下诸侯,天下诸侯以封地来自养。

当时周天子成王年幼,周公辅政,反映到卦上,就是《颐卦》六五君王柔不当位。

天子无戏言,成王年幼,故应“慎言语”。

相传唐叔虞封晋,就是源于周成王的一句戏言,典故曰“桐叶封弟”。

臣子不可贪婪,贪则必败,故曰“节饮食”。

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後,曾封纣子武庚于殷,统率殷的遗民。

然武庚贪心不足,“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又发动叛乱,妄图复辟,最终落了个可悲的下场。

《颐卦》之象,是张开的大口。

西周以来的食器上多著饕餮纹,饕餮纹的形象就是一张大口。

《吕氏春秋·先识》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饕餮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而贪食的野兽。

传说是龙生九子中第五子,一说是断头的蚩尤。

古代青铜器上常用它的头部形象做装饰,叫做饕餮纹。

传说饕餮十分贪吃,最后连自己都给吃掉了,只剩下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象征贪欲。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饕字从“號”(号)从食,表示动物护食时发出的恐吓性的嚎叫,“餮”从“殄”从食,“殄”是尽的意思,“殄”又从歹从珍省,“歹”指残骨,“珍”指美食,“殄”表示美食而尽,连残骨都不剩。

故“餮”表示贪吃,吃之而尽,连残骨都不剩。

“饕餮”就是这样一种独占食物,而过于贪吃的动物,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当食物给吞掉了,最后只剩下一个大头和一张大嘴。

《韩非子·亡征》:“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夏桀、商纣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桀纣之贪,形如饕餮。

商纣为了满足他的贪欲,“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史记·殷本纪》),极力加强搜刮,广大人民群众奋起反击,他又滥施酷刑和屠杀,激起了人民群众越来越强烈的反抗斗争,最后因贪而招致了自己的灭亡。

真如饕餮因贪食而吃掉了自己的身体。

文王“治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下》),这些“养贤以及万民”的政策,巩固了其经济基础,安定了人心,当然会得到民众的支持,这才是长久之道。

口的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言语,一是饮食。

颐养之道,就是要“慎言语,节饮食”。

贪食如饕餮者,必伤其身,应懂得分享和节制,要有所养,才能自养。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这就是说,最初的礼是从饮食的分配中产生的,饮食当以礼节之。

“言语”应当慎重。

《系辞传》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这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论语》云:“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颜渊》:“驷不及舌。

”《鬼谷子·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处。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这些都是讲“慎言语”的。

唯“慎言语节饮食,”乃得颐养之道也。

《颐卦》之象为一张大口,上艮为止,下震为动,动静相得,才能实现口的功能。

上止而下动,这是口的自然构造,这样的构造才能实现口的功能。

实际上,“一阴一阳之谓道”,世上万物都是这样,动者为阳,静者为阴,阴阳配合,动静适宜,才能成万物之道。

譬如筷子。

中国人善使筷子,却很少人知道,筷子分阴阳 ,一动一静,使用时,有一根必须是固定不动地,为阴;另一根则可张可合,为阳。

阴阳配合,筷子才能自如地夹起食物。

再如眼睛,“眼”字从目从艮,“艮”为止,说明“眼”是固定不动的,“眼”就是指固定在身体的视觉器官。

“睛”字从目从青,“青”是东方之色,东方之卦为震,“震为动”,故“睛”是可以移动的,“睛”实际上就是俗称的眼珠子。

眼不动而睛动,才能准确地捕捉到所视的目标。

如果眼与睛都动,视觉就错乱了。

再如走路,人行走时,两只足一动一静,交替作用。

如果两只足同时动,那就不是走,而是跳了。

有人说跳着走路,那就不是人了,不是僵尸就是阴间的“黑白无常”了。

又如织布,垂之以经线,敷之以纬线,则布成矣。

经之为线,固定不动矣;纬之为线,穿而动也。

经纬配合,织事成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9196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20
下一篇 2022-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