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定义

电阻的定义,第1张

电阻的定义 电阻的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该导体的电阻。

电阻(Resistance,通常用“R”表示)是一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自由电子在运动中要与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每秒钟的碰撞次数高达1015左右。

这种碰撞阻碍了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表示这种阻碍作用的物理量叫作电阻。

不但金属导体有电阻,其他物体也有电阻。

导体的电阻是由它本身的物理条件决定的,金属导体的电阻是由它的材料性质、长短、粗细(横截面积)以及使用温度决定的[2] 。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

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3]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

因此,电阻的大小可以用来衡量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即导电性能的好坏。

电阻的量值与导体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有关[3] 。

电阻率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参数。

对于由某种材料制成的柱形均匀导体,其电阻R与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即:[3]式中ρ为比例系数,由导体的材料和周围温度所决定,称为电阻率

它的国际单位制(SI)是欧姆·米 (Ω·m)。

常温下一般金属的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为:[3]式中ρ0为0℃时的电阻率; α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温度t的单位为摄氏温度。

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与金属不同,它们与温度之间不是按线性规律变化的。

当温度升高时,它们的电阻率会急剧地减小。

呈现出非线性变化的性质

电阻定义是什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907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9
下一篇 2022-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