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经济现象?

从斯坦福大学的棉花糖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经济现象?,第1张

斯坦福大学棉花糖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经济现象?

发现能被偏爱的奖励而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他们通常会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等等。

然而现在有却有一些疑问提出,自制力,而非战略策划能力(strategicreasoning),是否是影响行为的因素之一。

扩展资料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个4岁的孩子单独待在房间里,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他能坚持15分钟不吃这颗棉花糖,会再给他一颗作为奖励。

门被关上之后,三分之二的孩子急不可耐地把棉花糖送进嘴里;有的孩子甚至“熬”了14分钟,最后还是功亏一篑。剩下三分之一的孩子度过了大概是有生以来最为艰难的15分钟,他们的表现令人忍俊不禁:

有的拿起棉花糖,细细嗅闻它的香味;有的围着桌子走来走去;有的玩自己的裙子或裤子,遮眼、面壁、唱歌……最逗的是一个小女孩,她把棉花糖的“芯”吃空了,还佯装没有吃。《孩子,先别急着吃棉花糖》的作者乔辛·迪·波沙达对此评论道:“我们知道她会成功,但必须有人盯着她!”

10多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能够坚持15分钟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长大以后,不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比那些马上吃掉棉花糖的孩子更优秀。因为,这些抵挡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已经懂得了成功最重要的原则是“推迟享受”的能力——自律。

写到这里我有些汗颜了,现在离交稿时间还有7小时25分钟,我的“拖延症”又发作了一次。在之前的两个多小时里,我逛了淘宝、刷了微博、聊了微信——我就像那三分之二的孩子一样,一口气吃掉了所有的“棉花糖”,可问题是,内心丝毫感受不到“棉花糖”的甘甜,相反一直充满了焦虑。

只要现在采取行动,哪怕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就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但因为缺乏自律,克服不了眼前的欲望,不愿意去做一件从长远来看更有益的事情。

孩子们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忘记”欲望。他们只有4岁,但已经了解自己的大脑会想什么,认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懂得如何控制它。对付“拖延症”也是一样,得预先制定具体的应对方案,不然“该做的事”又会败给“想做的事”。

参考资料:人民网-教育-斯坦福大学棉花糖实验:挡住诱惑的孩子更优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7617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6
下一篇 2022-10-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