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现状与未来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现状与未来,第1张

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的现状与未来

图书馆在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发展。图书馆构建了先进的网络设施,各项业务工作已实现自动化。积极引进电子资源,通过校园网为全校用户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本馆一贯重视馆际协作,在大连市、辽宁省和东北地区的图书馆系统中发挥了成员馆的积极作用,先后与世界15个国家的70多个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书刊交换和互赠关系。
伯川图书馆分为读者服务区和国际会议中心两部分。
读者服务区包括借阅区、检索区、视听区、电子文献阅览区等几个部门。伯川图书馆对图书采取收藏、借书、阅览、管理合一的服务模式,将读者的借阅和阅览活动合并在一个空间内,既可以阅览,又可以借书。另设总还书台,读者在各借阅室借的图书可集中在总还书台还回。新馆按学科、文种、文献类型划分各业务服务部门,分为中文图书借阅室301、中文图书借阅室305、中文图书借阅室307、中文图书借阅室401、中文图书借阅室406、外文图书借阅室506。伯川图书馆对馆藏期刊和部分图书提供阅览服务。提供阅览服务的阅览室有:中文专业期刊阅览室、中文文艺期刊阅览室、外文现期期刊阅览室,外文过期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检索工具阅览室,赠书阅览室和大连理工大学文库。检索区提供30台微机供读者检索图书馆的书目信息。视听区包括观像厅,听音室、视听资料研究室、复录室,提供个别听音、个别视听、复录资料等服务,可发挥辅助教学和外语教学等方面的功能。电子文献的阅览设在二层的树华电子智源中心。该中心由香港著名实业家方润华先生捐资100万人民币兴建,有80台微机为读者进行电子文献阅览服务,可进行网络检索、光盘检索数据库检索、多媒体光盘阅览等服务。
旧馆提供文学作品的借还和储存书库文献的借阅服务。化工学院分馆开展文献的借阅服务。
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与大工地位相适应的大学图书馆,一个研究型、开放式的、多功能的、高度文明的大学图书馆,一个在文献保障、信息环境、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图书馆。
令希图书馆令希图书馆是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建成的新图书馆,坐落在学校西校区,是以著名的力学家、教育家钱令希院士的名字命名的,是一座信息自动化程度高、管理先进的现代化大学图书馆,是继伯川图书馆后,学校又一标志性的图书文献建筑。实行藏、借、阅、管、检五大功能合一、全面开架服务的管理模式,是思想、学术、艺术、文化融合的场所。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令希图书馆
令希图书馆作为校园东西向轴线的西端点,处于整个校区的核心位置,空间景观资源丰富优异。建筑东侧入口广场沿中轴线分段设置人行台阶,台阶与绿地、花池、树阵及不同层次的广场结合,在凸现图书馆庄重气势的同时,又使得人在行进中得到丰富的空间及景观的体验,体现出建筑空间环境的亲切感。
馆内设计以简洁的矩形穿插和清晰的虚实形体对比,努力营造出有力、大气的整体形象,体现现代美学对简洁、开放的追求。建筑中心的核心体精致挺拔,就像是自然山林与校7a64e4b893e5b19e31333361303132园环境中的灯塔,不仅作为内部交通的主体,也成为整个场所的统率。图书馆主入口上方的宽大顶盖,含蓄的表达了为学子们遮风避雨的关怀,“悟”与“学”在这里生生不息。
令希图书馆内设计
图书馆立面设计力求在古典和现代中寻求平衡点,将经典的比例和形式与现代的手法和材料相结合,丰富建筑的表情,提升这一核心建筑形象与特质。主体材质选用红色面砖、深色金属及玻璃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71339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5
下一篇 2022-10-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