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数学家称“平行线可相交”,却受尽嘲讽,结果如何?

俄国数学家称“平行线可相交”,却受尽嘲讽,结果如何?,第1张

俄国数学家称“平行线相交”,却受尽嘲讽,结果如何?

在我们接触几何学后,“平行”与“相交”是里面入门的基础知识。所谓“平行”的定义也非常简单,就是同1个平面里,2条不会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了。“相交”的定义可这么理解,同1平面里,2天直线会有交集,也就是接触点。

本来这个观点似乎已被人认为是数学基本常识了,然而俄国却曾有人提出了“平行线可相交”的论断。一开始,所有人把他当成了另类,直到他死了都没人信,不过在其离开人世的第12年,人们终于证实了他的理论。公元前3世纪,希腊人欧几里得总结出了一套几何理论,并进行了加工总结,直接推出了《几何原本》这个专业著作。

后来他的观点得到了世界的认可。1785年,苏格兰人Playfair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平行的观点。而这个Playfair的理论就是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平行知识。在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大伙都觉得这个平行说没毛病,不过尼古拉斯却提出了不同观点。

尼古拉斯·伊万诺维奇·罗巴切夫斯基是俄国人,1792年出生,从小就十分喜欢数学。他在15岁就进了喀山大学,并用了4年时间就成功拿到硕士学位。1827年,才35岁的尼古拉斯就一跃而为喀山大学校长。由于尼古拉斯在数学与物理方面十分感兴趣。

加上他又知识渊博,于是这人就提出了“非欧几何”的观点。1826年2月23号,他特地官宣了《几何学原理及平行线定理严格证明的摘要》的论文,其中就提到了“平行线可相交”的新理念。

要知道,那会儿的欧洲数学界都以“欧几里得观点”为正统权威,哪个要提出反对他的理念,那就成了公敌。尼古拉斯的新理念完全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就连数学家高斯虽认可其说法但也只是沉默而已。然后其他的数学界人士基本就把尼古拉斯当另类一样来嘲讽。

1856年,64岁的尼古拉斯就这样郁闷而死。直到他离开人世时,还是没人去支持他的观点。在尼古拉斯死后第12年,也就在1868年,意大利人贝特拉米也推出了“非欧几何”理论,这也表明尼古拉斯的观念是对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欧洲的数学家们才转过味来:原来尼古拉斯的论断是正确的。1893年,大家为了纪念这个为数学界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数学家,后在喀山大学建了尼古拉斯雕像。这也是世界首座数学家雕像。从他的故事我们也可得到这样的启发:科学就需要不断的发展与探讨,这样世界才能进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6709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