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北伐

祖逖北伐,第1张

祖逖北伐 诸葛亮北伐。东晋祖逖桓温北伐。南宋岳飞北伐为什么都功败垂成?

史上诸如诸葛亮北伐、祖逖北伐、桓温北伐、等等十余次大规模北伐战争,皆功败垂成,究其原因,有四大因素:第一、经济与人口因素黄河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中原文明也诞生于此地,可以说从夏、商、周三代开始一直到西晋末年,北方的经济相对于南方,一直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两汉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的巨大悬殊。

人口是发展经济的基础(尤其是在农耕文明时期),也是战争的基础。

南北朝时期,南方的经济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北方的兵力更强,所以北伐就异常艰难。

还有一个特例就是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异常繁荣,却也阻碍了北伐的积极性——既然可以在家吃香的喝辣的,为什么要去刀头舔血呢?第二、地理及气候因素整体来看,中国地势北高南低,但是中原地区却以平原为主,南方以丘陵、山地为主。

在这种地理条件下,平坦的北方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在战争时期,北方能够迅速地集结兵力以及运输军需物资。

而多山地的南方,道路迂回曲折,人口相对分散,补给起来也是需要跋山涉水,在备战之初就有很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另外,北方气候相对寒冷,这也对来自南方的军队增加很多负担。

第三、作战兵种及战斗力有人曾经分析过宋朝立国的几个“先天不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朝先天缺失幽云十六州以及河套平原等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产马地,没有马就意味着只能以步兵为主(水系稀疏的北方,难以发展水军),而步兵对于骑兵,有着明显的劣势。

另外,自古春秋战国以来,北方战乱频繁;但南方则长期平稳,不同的生活环境就造成了“北方出将,南方出相”的局面——北方将才打天下,南方相才坐江山。

第四、补给问题这个因素其实与地理因素有很大关系。

首先,南方军队带着大量粮草辎重出发,放眼望去,他们看见的是“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那么开战之前,他们要消耗多少粮草呢?《史记》中记载了卫青、霍去病等人远渡大漠,翻越祁连山讨伐匈奴之时,汉朝政府给他们输送一石粮草的成本是一百九十二石!另外,北伐习惯的面食以及肉类都容易保存及携带,但带着大米北伐的话,就避免不了埋锅造饭了。

在南宋之前的朝代任何一次北伐均以失败而告结束,当然了任何一次都有具体的原因所在,但其根本原因我自己认为是南宋之前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都在北方,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岳飞北伐金军,也是在南宋王朝刚刚在南方建立,没有经济基础!再加上整个大宋王朝重文轻武的制度和岳飞、宋高总的君臣关系等具体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6541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