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阻

什么是电阻,第1张

什么是电阻 电阻的作用是什么电阻是耗电的,它有什么用?

电阻是耗能的,它有什么作用?答:电阻器通常简称为“电阻”,它是电子电路与电气设备中最常用的基本元器件之一。

所谓“电阻”是指各种导电材料对流经其内部的电子电流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并且将电流能量转换为热能量,而且有电阻性能的电子元器件,被称为电阻器。

(1)电阻器的作用:电阻器在电子电路中可以降低电子电路的电压、限制电流、分压分流,以及与其他元器件共同构成取样、隔离、耦合、反馈、滤波、补偿等多种功能的电路。

(2)电阻器的用途、结构、引线形式;电阻它分为通用电阻器、高阻电阻器、高压电阻器、高频无感电阻器、精密电阻器等等。

电阻器分为圆柱型电阻器、管型电阻器、圆盘型电阻器、片式电阻器、纽扣式电阻器等等。

电阻器它分为轴向引线电阻器、同向引线电阻器、无引线电阻器、径向引线电阻器等。

(3)电阻器的基本定律:电阻器的国际单位是欧姆(Ω)。

1Ω的定义是导体上施加1Ⅴ的电压时,产生1A电流所需要的电子阻值。

大电阻用千欧(KΩ)或兆欧(MΩ)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mΩ=10-³Ω,1KΩ=10³,1MΩ=10³KΩ,1GΩ=10³*³Ω。

“电阻定律”为R=ρ(L/A)式中ρ为材料的电阻率,它与导体的材料有关,表征导体导电性能;L与A均相等时,ρ越大则电阻值R越大。

实际中,纯金属导体材料的ρ较小,合金导体材料的ρ较大。

因此电子电路中的导线多采用ρ较小的铜材料制成,而线绕电阻器、电烙铁、电炉等等设备中的电阻丝则多采用ρ较大的合金材料制成。

另外ρ还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温度对于康铜合金与锰铜合金的ρ几乎无影响。

所以这两种合金材料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器。

(4)欧姆定律;I=U/R。

在同一电压下,R越大,则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也就是说,R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故得名“电阻”。

I与U成正比,而与R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在电路计算中,若已知U、I、R中的任意两个,则可以根据欧姆定律,求解出第三个量。

(5)还有由不同材料和工艺制成的半导体电阻器,具有对温度、光照度、湿度、压力、磁通量、气体浓度等非电物理量敏感的特殊性能,故这类电阻器被称为“敏感电阻器”。

它们可以将热、光、力、磁、温度、气体等非电量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它们是检测不同物理量的传感器。

常用的敏感电阻器有“热敏电阻器”、“光敏电阻器”、“压敏电阻器”、“湿敏电阻器”、“气敏电阻器”、“力敏电阻器”、“磁敏电阻器”等等。

(6)还有利用PTC发热特性制作的,用于压缩机启动的“启动电阻器”和电视机消磁电阻器。

(7)熔断电阻器;俗称“保险电阻器”。

它能够在过流、过载情况下自己熔断,以保护其他电阻元器件的安全,也可以作为电路中的普通电阻使用,故又被称为双功能电阻器。

要谈电阻器,可以写长篇大论,这里只是小说一下。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知足常乐2018.6.6于上海。

好问题。

电阻很有用!电阻耗电有个特点:它耗的电能,全部发热。

那什么地方希望所耗电能全部发热呢?电饭煲、热水器、电熨斗、电烤箱、电烙铁、电取暖器、热得快等等。

电阻发热遵循什么数量规律它遵循焦耳定律或焦耳-楞次定律:Q = (I^2)Rt 或 P = (I^2)R;其中,Q(热量,单位:焦耳)、I(电流,单位:安培)、R(电阻,单位:欧姆)、t(时间,单位:秒)、P(热功率,单位:瓦特)。

1841年,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焦耳发现,载流导体中产生的热量Q(称为焦耳热)与电流I的平方、导体的电阻R和通电时间t成正比,因此该规律被称为焦耳定律。

而1842年,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也独立发现了该规律,因此也称“焦耳-楞次定律”。

电热炉的加热丝,其实就是个电阻,电炉可以认为是一个纯电阻电路,电能全部发热。

什么是非纯电阻电路比如电机(马达),不仅线圈会发热(电阻发热),它还会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拖动负载运动,此时,电机就不是纯电阻电路,电机消耗的电能不是全部发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6526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4
下一篇 2022-10-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