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第1张

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的含义三分损益法是哪个朝代的

目录起源含义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

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

中国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

秦以前,中国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

汉唐盛世,中国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

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中国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中国皆独立发明。

中文名称三分损益法又称五度相生律时代古代地区中国五音宫商角徵羽怎么读章多黄门侍郎长柄樟佟国纲碑文莫霍面前沿科技信息哪里找尉建相态起源今天的人们都知道,乐音的音高,是由发声乐器震动的频率所决定的。

如果一个声音的震动频率为a ;另一个声音的震动频率是2a 的话,那么,后一个声音就是前一个声音的"纯八度"高音。

同理,如果一个声音的频率为a ,另一个声音的频率为a的一半(a/2),那么,后一个声音就是前一个声音的"纯八度"低音。

中国古人虽然不懂得震动发音的物理学理论,但是他们却总结出了跟现代发声理论完全一致的道理。

一件圆径固定,长度固定的发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一个定值,如果另一件圆径相同发声器的长度是这件发声器长度的一半的话,那么,另一件发声器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个纯八度的高音。

同理,如果另一件发声器的长度是原来发声器长度的二倍,那么,另一件发声器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个纯八度的低音。

中国古人所使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 徵羽"五个音。

其中,宫相当于西洋音阶的1(dou),商相当于2(re),角相当于3(mi), 徵相当于5(sou),羽相当于6(la)。

在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中,"宫商角 徵羽"这五个音阶,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换言之,它们又都是怎样先后产生的呢?中国古代关于这个内容的律学理论,叫做"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法"认为,"宫"是基本音,有了基本音"宫"之后,经过几次的"三分损益",其它的四个音阶也就产生了。

最迟到春秋中期,古代音乐理论"三分损益法"就已经形成了。

在《国语》中,在《管子·地员篇》里,在《吕氏春秋·音律篇》中,分别记述了"三分损益法"的一些内容。

《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中的理论,基本上是抄录《管子》、《吕氏春秋》以及《淮南子》中的相关内容。

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管子·地员篇》,是同关于宫、徵、商、羽、角五音的记载联系在一起的;到《吕氏春秋·音律篇》,又开始与关于黄钟、林钟等十二律长度规范的记载联系在一起。

什么是音介的三分损益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6482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