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作文250字

民间故事作文250字,第1张

民间故事作文250字 我喜爱的民间传说故事作文250字随州民间故事250字作文

民间故事何其多在随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着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当然,最早的莫过于神农炎帝的传说。

神农炎帝出生随州厉山,原名叫厉,一生下来肚子透亮,五脏六腑一清二楚。

他三天会说话,五天能走路,七天满口牙,三岁时就下地。

神农时,人类还处于蛮荒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缺吃缺穿,缺医少药。

厉长大后,尝了几十万种花草,从中分辨了能吃的五谷杂粮,识别了治病的药草。

他还发明了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并教人耕种田地,兴修水井。

他打的水井,一井打水九井动,井井相通。

这个个传说虽带有神话色彩,但无疑,神农炎帝时代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开始。

在随州淅河有一种西瓜叫“三道白”。

为什叫“三道白呢?是因为这种瓜的瓜皮、瓜籽、瓜瓢都是白的。

不仅如此这种瓜特别好吃,瓜瓢是沙瓢,又甜又脆又香,在随州远近闻名,是当地的一个品牌。

相传古时侯,有个国王的爱妃喜欢吃淅河产的“三道白”的西瓜,当地官员专门划了一块地,精心种植,供奉王妃食用。

王妃病故的第二年,随州一带天遇大旱,淅河旱得更很,已经种下去的“三道白”西瓜颗粒无收。

当地百姓十分痛心,担心“三道白”从此失传。

有人出了个主意,说王妃爱吃此瓜,她死了不久,肚子里一定还残留有瓜籽,如盗墓挖开,开肠破肚,或许会找到瓜籽。

结果乡民冒着杀头的危险找来瓜子,致使“三道白”的品种保存至今。

在随州市区也有许多传说故事和文物古迹。

像名杨四方的随州三宝“飞来的土,自来的钟,翠公桥上铁蜈蚣”。

这三样宝除“飞来土”不翼而飞,我没见到外,那两样我都亲眼目睹过,我记得“自来钟”是在实验小学里面一个破庙里,现在不知落在何方?在随州市市区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受乾隆下江南的影响,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各地大兴土木,兴建纪念性建筑,并请名人文人题词作对。

当时随州也兴建了两个建筑,一个是八角楼,一个是五眼桥。

建好后,随州知府告示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号召为这两座建筑题写楹联。

告示张贴多日,竟无人敢来应对,最后被两水沟一穷困潦倒的秀才中榜。

穷秀才将两座建筑合在一起编了一幅对联,内容是:八角(ge)楼楼八角(ge)一角(ge)点亮诸葛亮,五眼桥桥五眼一眼流水五子输(婿的谐音)。

当时随州上下对此联无不表示敬佩。

光阴似箭,时间移至当代,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暴发了一场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

粮食大幅度减产,素以湖北粮仓著称的随州,也未能幸免。

但是,随州是湖北粮仓的名声在外,拖死了的骡子比马大,随州要作贡献。

在国人都在挨饿的情况下,上面要求一平二调,随州要向灾区调粮。

当时光化县是个重灾区,经常到随州拉粮食,光化县的粮包上面写的是“光粮”,随州人念成“粮光”,老乡们气愤地说:“狗日的粮食又光了,又来拉我们的活命粮来了。

”在那个饥饿的年月,随州人确实勒紧了裤腰带在作贡献。

其间有个南下的老县委书记,因对这种一平二调提了不同看法而受了处分。

时隔四十多年了,老书记还常提起他当年受处分的事随州的故事和传说实在太多了,像擂鼓墩的故事、世界八大奇观编钟的故事、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的传说、古墓花魂的传说、随和之珠的传说、春秋时期季梁的故事、断蛇丘的传说以及文峰塔的故事等,由于篇幅所限,只好就此打住,揖取几编供在随州和不在随州的随州人品评。

作文六年级民间小故事250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6389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