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可以干什么作文500字

读历史可以干什么作文500字,第1张

历史可以干什么作文500字 历史文化遗产作文500字

1、你知道皇家园林博物馆吗?你知道你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吗?没错,就是美丽的颐和园

今天就让我做大家的导游,带领大家了解颐和园!2、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旧称“清漪园”,它的规模宏大,内外华丽,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明化遗产。

3、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了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

1880年重建,并改称颐和园。

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

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再一次遭了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的修缮,才得以让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青春。

这是经过了多少次的破坏呀!4、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四分之三!根据不同的地点与地形,建造了不同风格的精致建筑。

山脚下建了一条700多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色的项链把建筑、青山、绿水以及一切都连在了一起。

这艺术真是巧妙,这就是罕见的园林杰作。

5、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等的千米长画廊和昆明湖中的17孔桥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哦!6、颐和园是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读历史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鉴古以知今。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他们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善于学习先人们的经验而少走弯路,又可以从前人们身上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比如绥靖误国,有宋一朝,一直奉行缓靖政策,最终国破家亡。

暴秦不长,用法过于酷严,便寸禾不长,仅十几年时间便毁于一旦。

文景之治天下太平,但由于放纵过度而酿七国之乱。

隋疡帝穷兵赎武,二朝而亡。

只有刚柔相济,国才治,民才安。

这些知识都是从历史中学来的。

至于我们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是从历史中学习,免走弯路。

“读史使人明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这是两句形容历史重要性的千古名言。

但对大部分人而言,历史过于枯燥,而且几乎都是政治方面的记录,看起来似乎与个人无关,远不如眼下广受欢迎的心灵鸡汤类文章来得实际。

但历史的两大特质,决定了其不可替代作用:一、历史的价值,出于其真实性无论如何漂亮的文字,如果只是出于投人所好、脱离现实,那它除了带给人心理安慰作用之外,并无实际的正面意义。

历史的最可贵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性。

中国的史书,是根据古时帝王、权贵、高官身旁的起居官所做的记录而成,虽然某些朝代陆续出现了一些皇帝篡改起居注的现象,但从整体而言,真实性值得信赖。

只有真实的事物,才具有指导借鉴意义:为何底层小官员出身的刘邦能战胜楚国贵族项羽?那是他抓住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掌握了各势力的利益述求,建立了符合各阶层需要的广大统一战线;为什么两汉能存在400年,而秦、隋两大跨时代的王朝却只能昙花一现?那是因为汉朝外儒内法,兼之以道,能够平衡权贵、地主、外戚、百姓之间的基本平衡;秦、隋的执政者则无视现状、过于冒进,破坏了社会的基本架构;为何会出现五胡乱华?西晋政府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并且内部争权夺利、严重内耗,失去了对境内各势力的掌控;过于奢靡腐败,贫富差距拉大,失去了民心;为何唐玄宗既创造了开元盛世,又培育了安史之乱?这几乎全视乎是否用对了人。

什么叫对的人?做正确事情的人,而不是善解人意、投皇帝所好的人。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以上只是举例。

历史上的任何兴衰,背后都有深层原因。

如何避免同类灾难重现,史书是最好的借鉴。

二、至理相通、人性如一历史不是高高在上的,大道至简,人性数千年不变。

大至社会、中对企业、小至寻常百姓,都能在其中看到可供自己借鉴的基本道理。

为什么西汉末年,王莽在众望所归中成功篡汉,没多久却众叛亲离?甚至尸体被人分食?因为通过收买人心获得了权力,却没能解决社会面临的迫切困局,典型的失信于民的必然结局;企业在选择接班人时,是按照资历,还是根据能力与功劳?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同室 *** 戈,李渊面对的这一人间悲剧,就此未能处理好这一难题的严重后果;著名的唐初四杰,为何才华横溢却难得善终?除了杨炯之外,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为什么均死于非命?他们的同僚已早有预测:“虽有才华,却浮躁显露”。

......不管你是任何身份、任何角色,都能在历史中找到有用的知识,并以此指引你的人生道路,然我们少走弯路。

正史漫谈,欢迎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501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0
下一篇 2022-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