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老师眼睛像什么比喻句

监考老师眼睛像什么比喻句,第1张

监考老师眼睛像什么比喻句 老师监考的时候在想什么?和学生一样无聊的发呆吗?

考试时学生都在认真考试,有的还会有点紧张。

我当过老师,我监考时就是让学生放松心情,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出好的成绩。

考前和学生们讲明考试不能作弊,要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还要观察是否有学生身体不适,给于适当的照顾。

监考老师责任重大,怎么会发呆呢?

如果你也参加过监考,那就会切身体会到:比考生更“崩溃”的,是监考老师,严肃的表情下,是百无聊赖的心。

上学那会,就烦考试。

平时上课你可以装作认真听了,听懂了,作业不会做还可以“参考”别人的。

但要真的坐在考场里,面对试卷的话,一时间感觉老师出错了题的、一点印象都没有的就全露馅了。

监考老师鹰视狼顾,考试学生战战兢兢。

整个考场里,最威风的人,毫无疑问就是监考老师。

学生都在埋头苦写,就他在那迈着方步走来走去。

要是考试题目都会做,那还算好的。

心里还能想着:你把题目出得这么简单,还好意思在那左看右看。

要是不会做,那就悲催了。

这时再看老师,就会觉得他的迈出的方步是内心欢喜到难以掩饰后的肢体表现。

在他们平静的表情下,我看到的是一颗得意的心。

说实话,我一直都想当一次监考老师,而且还得是那种试卷出得非常难的考试。

这个愿望在大学里还真的实现了一次。

大四上学期期末时,带我毕业设计的导师让我跟他一起去给大一的新生监考无机化学。

有这样的机会我肯定是满心欢喜,但后来才知道,闹了半天他就是叫我过去陪他解闷的。

进入考场前,手机先得上交。

那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有人用的还是小灵通,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只能当个表看,交了也就交了。

但是我提前预备的MP3也不让带,书也不让带。

弄得我是孑然一身跟秃尾巴鹌鹑似的,就一个人“裸”进了考场。

宣读考生守则和发试卷是我的事,结果一高兴,还把AB卷给发错顺序了。

在我纠正完错误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没啥可干的事了。

事实上,监考就是这样,你啥也不能干。

而且讲台上就一把椅子,导师坐那了,我就只能站着。

而且考场有规定,可以短时间向窗外眺望,但是不得长时间站在窗前发呆。

无聊到极致了,只能到处走走。

走着走着,就走出了节奏,走出了花样。

一会倒着走,一会迈着方步走,要不是怕影响不好我真想转着圈走。

倒不是因为得意,而是实在太无聊了。

按我们学校的规定,老师不准在考试时看考生的试卷。

你除了到处遛弯,根本没别的事干。

而这一遛,就是两个小时。

难怪监考老师都这么严肃,我真的是连一个露出笑容的理由都找不到。

后来在网上看了监考老师们的吐槽我才发现,原来很多老师都有同感,宁愿批改试卷,也不想监考。

有的老师无聊到把教室里为数不多的电子设备的说明书拿在手里看,有的数汗毛,有的数杯子里的茶叶。

还有数监考证上的花边有多少个起伏的。

实在数得眼花了,再玩玩憋气,试试自己能憋多久。

眼神好的,还可以试试自己可以坚持多久不眨眼。

我有时觉得,老师们可以利用监考的时间回顾一下前半生,规划一下后半生。

后来我才知道,有的老师连墓志铭都想过好几遍了。

其实监考除了无聊,还有“风险”。

穿高跟鞋走路可能被投诉,喷香水可能被投诉,靠学生桌子可能被投诉,安检太细被投诉,安检太松被投诉…反正只有想不到,没有学生投诉不到。

而他们遇见过的考场里的奇葩事,也是数不胜数。

有位老师监考时,看见一位学生穿了件T恤,上面印着五个大字:全村的希望。

然后他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位学生睡了两个小时,最后交了个白卷。

还有眼睁睁看着学生答卷全靠“摇”的。

橡皮切4块,标上ABCD,对着试题挨个摇,哪个先掉出来选哪个。

最奇葩的是,这位学生居然还提前答完了试卷,然后拿起那4块橡皮又用摇号的办法检查了一遍…另外,还有考生弃考的。

在一些本来参考人数就比较少的考试科目里,本来一个教室就坐不了三五个人。

万一这几个考生全都弃考了,你只能对着空无一人的考场,一本正经地宣读考场纪律,检封、拆封、发卷、前后落座,最后收卷。

这可能就是表演术语里经常说起的那个“无实物表演”。

监考,确实是个磨人的事。

如果提前发现有学生准备作弊,你无聊的时候还可以用眼神来逗他们解闷。

要是没人作弊,只能自娱自乐的话,建议各科老师监考前,备好乘法口诀、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素周期表等适合背诵的读本。

实在不行的话,监考前买两斤草莓带着。

等你把草莓上的种子全都挑出来了,时间应该也就过得差不多了…监考是教书育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监考老师,也真的不像看起来那么风光。

监考老师之所以压抑着百无聊赖的心情认真监考,也是为了自己的学生能够正视教育的严肃性,给有所懈怠的学生敲响警钟。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4130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8
下一篇 2022-10-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