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这段文章 赞美长城是什么

长城这段文章 赞美长城是什么,第1张

长城这段文章 赞美长城是什么 赞美长城的文章及其作者赞美长城的文章及其作者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世界伟大的古代建筑奇迹之一。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

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

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奇迹。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

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

它象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长城(英文名称: The Great Wall)于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编号: 200-001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

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

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

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

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

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

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

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

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

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

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

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

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

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

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

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

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

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

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

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

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

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

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

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

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

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

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

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

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

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

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

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

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 蒙,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

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长城》这篇文章表现了长城的—、—,作者是按照由—到—的顺序来观察长城的,赞美长城是世界历史上“—”古代长城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头条作业#…………秦始皇修建的万里长城,当时主要的作用,就是军事防御工程,防止异族对中原地区的进犯。

秦王赢政时期就派大将蒙恬,长子扶苏去北方防止外民族的侵略。

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目的,是为了防御异族的进犯。

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并非是简单孤立的一道城墙。

而是有点到线,由线到面,把长城的沿线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

九十年代,我在山海关呆过两年。

山海关保留下来的长城,是明长城,城墙上有徐达等诸位大将的塑像。

修建万里长城主要的作用,就是军事作用,用它来防御异族的进犯。

旧兵器时代,长城确实起到了防御作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吗?长城不但是我国最主要的历史文物,而且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是人类的奇迹。

在两千多年以前,万万个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这座具有东方色彩,历史渊源,民族文化的传奇建筑屹立在我国的神州大地上!东起北海关,西至嘉峪关。

历史作用:早在秦朝时期,秦王嬴政派大将蒙恬,长子扶苏,去北方阻挡外敌。

而当年修建长城的目的也是如此!为了抵御异族的侵略,巩固我华夏的统治,阻止匈奴的铁骑踏入大秦的河山而修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明朝时期,统治者依旧加强对长城的巩固,有两个目的,其中一个目的也是为了防止外族入侵,另一个目的则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而今天,长城成了全世界万众瞩目的宏伟奇迹,他是考古学家的聚集地,探险家的攀登欲,更是提升外国友人认知的古迹,中华民族的骄傲!同时,它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象征着我国灿烂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标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3744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7
下一篇 2022-10-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