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为什么不该打

野猪为什么不该打,第1张

野猪为什么不该打 湖北野猪肆虐,摧毁粮食,为何村民不能反击?

野猪在我国的一些地区确实让人头疼不已,它们破坏力极强,几只野猪一晚上就能糟蹋许多庄稼,因此,在一些野猪泛滥的地区,村民苦不堪言,比如我国的湖北省几乎全省野猪泛滥。

许多人说:野猪的局部泛滥,村民还不能打,是因为它们是保护动物。

但其实,这个说法并不严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湖北野猪为何泛滥成灾?湖北的野猪泛滥其实不是最近的问题,而是至少已经有十几年了,因为早在2004年,湖北全省的野猪数量已经多到了无法统计的地步,正是因为这样,在04年湖北省才组织了拥有20年狩猎经验的“老猎人”组成了野猪猎杀队,对重点山区内的野猪进行大规模的猎杀。

从整体上看,野猪在湖北泛滥有两个主要的原因:无奈和克制。

我们先说无奈,早在2004年以前,湖北省推行了一个“五年封山育林”计划,这个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其实是出于无奈,因为在当时山林被滥砍滥伐的情况非常严重,如果不采取这个计划,可能山林就只剩下光秃秃的一片。

但是,这个计划保护了山林的同时,也给野猪的繁衍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同时还减少了野猪的猎杀。

这是原因之一。

其次是克制。

野猪并非现代才有的物种,而是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超过了200万年。

但是野猪的泛滥却是近代才发生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出在克制上。

在野生环境下,野猪是食物链相对底层的动物,它们的种群数量受到老虎、花豹以及狼群等食肉动物的约束,因此,即使野猪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它们以前也在控制范围之内。

但是,随着老虎等食肉动物被人疯狂的猎杀(曾经的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了,花豹也成为了濒危动物,即便是狼也成了低危物种),野猪逐渐的失去了克制它们的天敌,这才是它们泛滥的主要原因。

小结:野猪在当下是我国的“三有动物”,是受保护的,它们受保护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猎杀严重,而且野猪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野猪必然是要保护。

而它们的泛滥,其实最大的因素在缺少天敌上,它们破坏农田,则主要是因为栖息地减少。

野猪肆虐,破坏庄稼,为什么村民不能反击?上面我们说过,野猪是“三有动物”是不允许私自猎杀的,但这并不是村民不能反击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野猪太危险了。

野猪是一种凶猛的杂食性动物,在我国东北地区向来就有“一猪二熊三老虎”的说法,这个说法并不是说野猪比熊、老虎厉害,而是说它们比熊虎更容易遇到,而且一旦遇到,它们对人的主动攻击性也强。

在我国分布的野猪体重平均大都在100公斤以上,它们有着高度的群居性,而且最关键的是雄性野猪还有一对獠牙。

如果说村民去与野猪硬刚,野猪一旦发狂,对人是有生命危险的。

最关键的是野猪皮糙肉厚,普通的武器是很难给它们造成致命伤的,而在当下,q支这种具有极强杀伤力的武器又是被禁止的,所以,即使一群人围住野猪,想要无损的杀死它也是极难的。

早在2010年,湖南省就发生了一起野猪中q后袭人的事件,在该事件中,野猪被狩猎协会的会员用q射伤后逃走,一路跑到山下,期间将一位田间劳作的农村和一位路人咬伤,而且分别造成了9级和10级伤残。

2018年1月,陕西省安康市裴坝村发生一起野猪伤人事件,这头野猪先是将一位年迈的老人咬倒在地,之后在村民们拿着各种工具围攻下伤了一人。

由此可见,不鼓励村民自行在野猪泛滥的区域反击是有道理的,因为村民大都对野猪的习性以及战斗力不了解,再加上没有杀伤性的武器,所以在面对野猪时风险太高。

那么,如何解决野猪区域性泛滥的问题呢?野猪区域性泛滥成灾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要解决,需要较长的周期,较大的人力物力。

首先,在区域性野猪泛滥,要统计该区域内野猪的大体数量,根据数量以及栖息范围来制定年度捕杀计划,用有组织的捕杀来代替天敌的自然消耗,使其数量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其次是保护区的设立。

野生动物的保护区并不是随意设立的,而是根据地区的条件、环境、动物种群数量而设立的。

当人为的控制了野猪的数量之后,保护区边缘加强防护是解决“人猪冲突”比较好的办法。

最后是补偿政策。

既然野猪属于保护动物,而且村民私自捕杀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那么对于野猪泛滥地区村民的庄稼损失需要有一定的补偿政策,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人猪和谐”。

总结野猪泛滥是许多地方正在面对的一个问题,但其实它们的泛滥与人为的猎杀食物链上层的食肉动物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们不应该将责任全部推到野猪身上,将它们处之而后快,更多的是应该知道野生动物对于生态的作用,这其实是一个人类与野生动物如何相处的问题。

在笔者看来,野猪泛滥地区的野猪必须要人为的介入杀掉一部分,但是不鼓励村民去做,毕竟村民毫无经验且没有杀伤性武器,风险太高。

野猪不应该例为=级保护动物,它以其它野生动物性质不同,其它野生动物基本远离人类生活区域,而野猪却恰恰相反,只有近距离贴近人类生活的地方才能亨受人类带给它生存资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313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