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的老办法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乌鸦的老办法为什么现在不行了,第1张

乌鸦的老办法为什么现在不行了 从前在农村田地老是能看到成群的乌鸦,现在为啥没了?乌鸦去哪里了?

"从前在农村田地老是能看到成群的乌鸦,现在为啥没了?乌鸦去哪里了?"针对这个问题,愿意与你分享一下个人看法。

小的时候,在农村老家经常能够看到乌鸦。

然而,长大之后却发现乌鸦已经不多见了,给人一种消失了的感觉,真担心它变成濒危物种。

虽然,乌鸦不讨人喜欢,叫声更是烦人,被认为是"不吉祥的鸟"。

但是,毕竟也是一个物种,看不见了也难免让人奇怪。

那么,农村的乌鸦跑哪里去了呢?众说纷纭,有如下两个观点。

一是:迫于生活压力,乌鸦进城了农村看不见乌鸦了,应该是进城了落户去了。

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乌鸦需要食物,很喜欢吃腐肉,也吃谷物、浆果、昆虫等食物。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年轻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了。

没有了劳动力,农村的土地丢荒了,田地没有了谷物,果园没有了浆果,加上家畜养殖也大不如从前,腐肉来源少了,导致乌鸦的食物大大减少,严重不足。

迫不得已,乌鸦只能够另寻他处。

而城市里,物质丰富,剩饭剩菜多,垃圾桶里面会有很多食物,足够乌鸦填饱肚子。

所以,乌鸦因为食物而迁到城里。

所以,农村的乌鸦变少了,也不奇怪了。

二是:环境污染导致乌鸦减少不得不承认,现在不少的农村,在环境方面是需要担心的。

空气、河流以及土壤都没有以前那么干净,清洁。

而污染势必会对在环境之中生存的物种产生负面影响,带来数量的减少。

不少物种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之中消失。

乌鸦就是其中之一。

此外,还有青蛙、燕子、蜻蜓、蝴蝶、蝙蝠、喜鹊等。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蜻蜓。

记得小的时候,在夏天,一到黑云密布之时,即将下雨之前,都会有数量颇多的蜻蜓低飞,在家门口飞来飞去,非常热闹。

雨后,这样的情景还会再现,是非常难忘的儿时记忆。

然而,现在已经看不到类似的场景了。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

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

今年1月中旬,我国河北省廊坊、衡水、石家庄等地的农村都有人发现大批的黑色鸟群,目击者称多达成千上万只,还有网友拍摄了视频发到了网上,飞行的时候铺天盖地,宛如乌云一般,落下的时候则是黑压压的一片,大家都觉得十分怪异,又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鸟类,看着像黑色的乌鸦,但是由于距离较远或者正在飞行中,所以很难判定它们到底是什么鸟类。

不过本人将网友拍摄的视频放大发现,原来这些鸟类的羽毛并非都是黑色,能看清大字颜色的鸟类基本都是腹部白色,脖颈处有白色,其他羽毛结为黑色,很明显这样的鸟类并非是常见的黑色乌鸦,因为乌鸦大都是全身乌黑的羽毛,没有其他杂色。

那么这种有着黑白相间的羽毛的鸟类又是什么鸟呢?可能很多朋友都会想到是喜鹊,喜鹊这种鸟类虽然有时候也会成群聚集,但最多不过几十只,不会成千上万只一起出现,而且大多数时候又都是一只单独活动或两只在一起活动,更不会成群结队的大规模飞行。

还有一点就是喜鹊是十分常见的鸟类,人们大都认识,所以可以排除这些鸟类并非是喜鹊。

我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像乌鸦一样黑”,所以都认为乌鸦肯定是黑色的,的确常见的乌鸦,不但羽毛都是黑色的,就连嘴巴和爪子也都是黑色的,然而如果就此认为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那就又错了,因为乌鸦并非是一种,动物学家统计全世界的乌鸦多达25种,而且世界各地都有人发现过白色的乌鸦,不过在乌鸦种类中并没有白乌鸦这一种类,一般认为白色的乌鸦都是黑乌鸦等的基因发生突变引发的白化现象导致的。

但羽毛为黑白相间颜色的乌鸦种类是存在的,仅在非洲的坦桑尼亚就有三种羽毛黑白相间的乌鸦,即斑驳鸦、白颈大渡鸦、斗篷白嘴鸦,在我国,白颈鸦也是一种有着黑白相间羽毛的乌鸦,出现在河北石家庄、廊坊等地的成群的“黑鸟”很可能就是这种乌鸦。

白颈鸦的颈背部和胸腹部有白色的羽毛,就像带了个白色围巾一样,白色羽毛部分占比较小,其他部位的体毛基本都是黑色了,嘴巴和爪子也都是黑色,其体型和黑乌鸦很相似,比喜鹊略大,但尾巴没有喜鹊的尾巴长,其体长连尾羽的长度在44~55厘米之间,体重在380~700克之间。

这种鸟类也和其他乌鸦一样喜欢成群觅食,以植物果实、种子、小昆虫、蚯蚓等为食,但有时也会吃蛇或青蛙等,到了草木凋零的冬天,树林和田野中可寻觅的食物变少,这种鸟类就喜欢到耕耘过的农田上觅食,希望从土地里面中找到一些食物,因此在农村有时可以看到它们飞过或者在农田中觅食的情景,近期河北一些地方的人们看到的大群的黑色鸟类极有可能就是这种白颈鸦。

白颈鸦主要分布地就是我国,另外在东亚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以及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上也有分布,白颈鸦的数量不如黑乌鸦多,这我国属于易危物种,2018年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属于受保护鸟类。

我们都知道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鸟类,白颈鸦也是如此,鸟类学家认为它是最聪明的鸟类之一,而且白颈鸦可以像八哥、鹦鹉一样学人说话,所以它也是一种十分聪明和灵巧的鸟类。

不过还必须指出的是,出现在河北多地的大型鸟类的种类也有可能是粉红椋(liang)鸟,这种鸟类的羽毛颜色近似于白颈鸦,颈背部为略泛粉红的白色,胸腹部也是如此,所以这种鸟类虽然叫粉红椋鸟,但看上去其羽毛颜色和黑白相间差不多,只是它的体型要小一些, 体长在18~25厘米之间,体重在60~100克之间。

这种鸟类拥有椋鸟科中大集群飞行的习惯,我们看到的能在天空中像乌云一样不断变换形状的鸟群就是它们,而且听河北等地网友视频资料的声音,和粉红椋鸟的叫声也很相似,但是这种鸟类在我国基本只存在于新疆等西北地区,未有资料显示华北平原一带也有它们的踪影。

因此,判断认为近期河北多地出现的鸟类更有可能是白颈鸦,相对而言是粉红椋鸟的可能性较小,不过白颈鸦也经常会与黑乌鸦一起活动,所以也不排除是两者都有。

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网友认为乌鸦是“不祥之鸟”,乌鸦聚集不是什么好事情,其实这都是迷信的说法,乌鸦的聚集行为十分常见,特别是在冬天,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觅食,夏季聚集主要是寻找伴侣交配繁衍下一代,它们的这些行为和人类与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必猜疑什么。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1月14日文章与视频《廊坊天空出现黑色鸟群,拍摄者称有点害怕》鸣谢《自驾发现之旅》1月19日视频资料《今天村里来了成千上万只乌鸦,是生态变好了还是什么预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282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