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里头没有下面哪个姓

百家姓里头没有下面哪个姓,第1张

百家姓里头没有下面哪个姓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历代史书都很少见到,甚至连宋代《百家姓》、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只是在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了“肖”姓,载汉代有肖安国、肖绍;明时有肖靖者,宣德时举解元等等。

在廿四史中,也惟有《辽史》、《元史》提到有肖姓人物,均是少数民族。

百家姓里面的是萧吧?

《百家姓》中没有哪个姓?你知道吗?

《百家姓》中没有收录的姓氏不单只某一个,严格来讲可能有成百上千。

一些时有听闻的姓氏也没有,如:邝、刑、代、付、粟、迟、南、招、撒、区、展、曲、楼、拓、岁、过、弋、肖、良、英、朴、遇、刀、昂、保、宾、承、达、端、历、兰、力、芦、门、冒、仕、节、寻、胜、随、团、宛、衣、宜、苑等等。

这其中有两个现在很常见的姓氏:肖姓和付姓是没有的,我们来说说这两个姓氏。

在古代,“肖”姓极为罕见,不仅宋代《百家姓》中没有,明代《千家姓》中都不曾见到“肖”姓,只有明凌迪知的《古今万姓通谱》中,才首次出现“肖”姓。

而萧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北宋年间,辽国契丹族的五个世族全为萧姓,为辽国第一大姓。

现在“肖”和“萧”是通用的,一般人以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但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没有“萧”简作“肖”,即“萧”不能简作“肖”。

“付”姓通“傅”,“傅”与“付”同祖同宗,在当代“付”是“傅”字的白字,而傅姓在百家姓排84位。

据考证,中国人的姓氏为11969个,其中单姓5327个,复姓6642个(绝大多数为少数民族姓氏);目前仍在通用的汉姓约3050个。

而百家性只收录了500左右的姓氏,所以,宋版《百家姓》中没有的姓氏何止一个。

另外,很多姓氏在《百家姓》中没有,但有一个姓氏却绝无仅有的在其中出现两次,这个姓就是“郁”姓。

其中一个排在181位:郁单杭洪,另一个在284位:池乔阴郁,后面的“郁”本是古体字——鬰。

宋版《百家姓》中所编排的“鬰”、“郁”两姓——现在的“郁”字,实际为“郁”字的繁体字。

当今,在社会生活、社交关系等活动的实际运用中,两姓已经被视为一姓,互不分彼此。

故“鬰林”、“郁”两姓之姓氏源流、氏族典故、宗祠对联等宗族文化,亦视为相同。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说起《百家姓》,每个中国人都能说出这两句。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

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

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因此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首先,一些小姓由于人口基数少,最容易被时间老人而淘汰。

中国姓氏3000多个,常见姓氏三百多个。

其中,排名靠前的百家大姓的人口达十一亿左右,约占全国总人数的87%,是中国的主体姓氏。

而剩下的近2700个姓氏都是小姓,如此多小姓来分剩下不多的人口,自然不够分,一些小姓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了。

其次,古代的一些贵姓逐渐成了“濒危”姓氏。

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姓氏一般由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女只能另立门户。

比如夏商周三代的国姓分别是姒、子和姬,现在都十分罕见了。

曾经的辉煌不代表什么,这些贵姓最终还是衰落了,这就是历史规律。

不过,从这些贵姓衍生出得姓氏却很多,像姒姓衍化出了夏、曾、鲍、欧阳、夏侯等姓氏;子姓衍化出汤、殷、商、林、王、孙等173个姓氏;姬姓衍化出得姓氏就更多了。

再者,复姓衍化为单姓。

有人统计,中国现存复姓有81个,而历史上曾出现的复姓要多的多,这些复姓都去哪了呢?大多数的复姓都衍化成了单姓。

战国时赵国将军赵奢被封为马服君,其后代就以其封地马服为姓氏,后来逐渐简略为马姓。

许多复姓也是同样情况,或将复姓拆开,或谐音转音,或拆字家部首,而衍化为众多的单姓。

此外,历史上曾经还有许多少数名族复姓和外来复姓,如鲜卑复姓、西域复姓、契丹复姓、女真复姓等,甚至还有来自天竺(印度)、高丽(朝韩)、日本等国的复姓。

其中很多复姓因其名族淡出历史舞台而消失了。

最后,某些姓氏因为某种忌讳,而成为恶姓或以上不好的姓氏,便逐渐消失了。

先说恶姓,现代中国最古怪的姓氏有难、死、黑、老、毒等,其中难、死是最西游姓氏冠亚军,这些字在汉语里都属于十分不好的字眼,能传承下来堪称奇迹。

个别古代帝王有给人赐恶姓的癖好,像武则天就曾给王皇后、萧淑妃及李唐皇室的成员改姓为蟒、枭、等。

另外,因习俗的改变,一些姓氏有了不好的意思,像有些动物姓猪、蛇、狗等。

还有,诸如避讳、避祸等原因,某些姓氏也逐渐消失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2803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