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代属于哪个国

云南古代属于哪个国,第1张

云南古代属于哪个国 云南地区古代出现过哪些政权?

谢谢小秘书邀请。

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夏、商时期,云南属梁州(九州之一),殷周时期云南称为百濮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云南派官置吏,标志着中央王朝对云南统治的开始;公元前109年,西汉武帝开发西南夷,滇王降,设益州郡,领县27个;东汉属益州部,云南纳入大汉帝国版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时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南中”;三国时期南中部分奴隶主贵族据地自雄,诸葛亮率大军渡金沙江,平定南中,调整郡县建置;西晋时期,云南改设直属的宁州,为全国19州之一。

此时的云南广泛使用铁器,实行移民屯田,滇中、滇东北等地出现了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南北朝时期云南进入爨氏的统治时代(爨,读音cuàn,中国姓氏之一)。

隋唐时期,隋朝一统天下,仍置南宁州,云南重归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唐朝初期恢复了汉晋时期的郡县规模,不过此期间,政权更替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台”:738年,洱海地区的蒙舍诏部落首领皮罗阁兼并其他五诏,建立南诏国,唐朝廷封其为云南王,实际上是独立的政权,建都大理;750年,南诏占领云南全境,称臣吐蕃,僭国号曰大蒙;788年吐蕃册封日东王,789年复归唐,794年,请改国号南诏,829年又叛唐,859年僭称帝国,号大礼;901年郑买嗣夺位,自立为王,改国号大长和;929年,赵善政灭大长和国,建立大天兴国;930年,东川节度使杨干贞灭大天兴国,改国号大义宁;937年,段思平联络37部灭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政权,基本上承袭了南诏以来的疆界,设有8府、4郡、37部,实行封建农奴制专政。

宋朝时期,朝廷封云南首领为云南8国郡王、大理王等,始终保持着对宋王朝的臣属关系,他们成为南宋王朝抵御蒙古贵族西部战线的助手。

大理国政权在云南的统治基本与中原的宋朝相始终。

元朝时期,1276年,元朝灭宋,正式置云南行省,昆明取代大理成为云南的政治中心,云南全境纳入了元朝的治理范围。

从此,“云南”一词便正式成为之一地区的名称。

明朝时期,1381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大军西进平定云南,1382年,大明建立了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地区。

清朝时期,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逃亡到云南,以云南为中心,李定国为统帅抗清。

1662年,平西王吴三桂入滇,最后从缅甸抓回永历皇帝,在昆明绞死。

此后吴三桂驻守云南。

康熙平定三藩叛乱后,在云南设云南省,成为十八省之一。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云南省是我国西南边陲地区,也是人类重要发源地之一。

一百七十万年前的元谋人就生活在本地区,并懂得使用火。

商周时期,云南地区生活着濮人,武王代纣时,濮人参加了,因功封子爵国,由于年代久远,史籍缺泛(被秦始皇一把火烧了),只留下零星记忆。

战国时期,公元前286年,楚将庄桥率军溯沅江而上进入云南,统一滇池地区,自立滇王。

带去中原地区先进文化,促进了当地开发。

云南自此进入中原人视野。

秦始皇时修建四川宜宾到云南曲靖附近五尺道。

委派官吏治理。

云南地区正式成为中原地区管辖下的一部分。

西汉时期,汉武帝梦见南方采云,在长安城‘西南挖昆明池训水军。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郭昌讨伐西南夷,设益川郡,下属24县,其中包括云南县。

三国时朝,诸葛亮率军五月渡泸,七擒孟获,把云南纳入蜀国统治范围之内。

东晋时期内地豪族进入云南地区,建立四百多年地方统治。

隋唐时期,西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个管理。

738年,洱海一带南诏首领皮罗阁吞并五沼建南诏国,唐封云南王。

南诏地区吸收内地经济和文化,非常岁达,修建的崇圣寺三塔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至今仍耸立在沧山洱海之间。

公元937年段思平建大理国。

公元1253年,蒙古军队绕道攻灭大理国,完成对南宋的战略包围。

大将兀良哈率蒙古军队从甘肃出发经川西高原,渡过金沙江攻占大理,l276年元灭南宋,在大理设云南行省,。

从此云南正式成本地区的称乎。

明朝建立后,138丨年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兰玉和沐茧率军平定西南地区。

大元镇守云南的梁王兵败自杀,大明统治云南地区二百七十八年。

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率军进入云南抗清,清平西王吴三桂率十万大军进入云南,永历皇帝退入缅甸,后来被缅王交出,被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勒死。

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设云南省,实行"改土归流",由中央政府直接委派官员治理。

云南省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时汉族人囗大量进入云南省,改变了当地人囗分布结构。

清实行"改土旧流”进一步巩固了对云南边疆地区的统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2776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5
下一篇 2022-10-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