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的延平在现在的哪个省

三国时的延平在现在的哪个省,第1张

三国时的延平在现在的哪个省 延平是哪个省的城市延平是哪个省的城市

唐虞时期,此地为扬州辖治。

三代(夏商周)时期,隶属于七闽地。

[3]秦代,属闽中郡。

汉代,初隶闽越国,后属侯官地。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以无诸有功,封为闽越王,境域属闽越东冶县。

汉建元年间(公元前140~前135),闽越数与东瓯相攻。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诏徙其民于江淮之间,逃亡而未被迁徙者,自立冶县。

后朝廷设置侯官都尉属会稽南部,南平属其管辖。

建安元年(196),孙策遣贺齐代韩晏,领会稽南部都尉,受商升降,分侯官北乡置南平县。

[3]三国时期,南平县为东吴辖地,隶属建安郡。

晋太元四年(379)改南平县为延平县。

南北朝时期,县境为南朝所辖。

南朝宋泰始年间(465~471),废延平县,复名南平县。

历经宋、齐、梁、陈,南平县均属建安郡。

[3]隋代,南平县仍属建安郡。

唐武德三年(620),置延平军,辖南平等县。

五代闽开平至同光年间(907~926),改延平军为延平镇。

闽同光三年至天成元年(925~926),改延平镇为永平镇。

后晋天福八年(943),易永平镇为龙津县。

开运二年(945)又将龙津县改为剑浦县,隶属剑州。

[3]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剑州为南剑州,以别于蜀之剑州,剑浦县隶属南剑州。

元大德六年(1302)改南剑州为延平路,同年改剑浦县为南平县。

南平县隶属延平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延平路为延平府。

南平县隶属延平府。

清军入关后迅速南进,至顺治三年(1646)占领南平全境。

清代沿袭明制,南平县仍属延平府管辖。

三国时的荆州是哪个省三国时期的徐州在如今哪里?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的地理环境与东汉一样,并且在东汉的行政单位在三国时期也是大抵上照用不误的。

三国围绕着徐州发生过许多大事,什么曹 *** 屠徐州、刘备三让徐州、吕布夺徐州等等,可以说是三国乱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在这个缩影里面的徐州,究竟和现在的徐州,有什么渊源又有没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徐州的前世今生。

汉得天下之前,是为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扫清六合,虎视雄姿,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三十六郡每一个郡的面积都非常之大,远远比后世两汉南北朝时代的所谓郡国要大得多,在原来的六国实力最强的楚国的地盘上设了俩郡,一个是东海郡,另一个是泗水郡,这俩郡在当时就与大禹划下来的九州之一的徐州的地理位置是重合的。

到了汉代暴秦,两汉四百年改革了秦时的基层地理行政单位——先将天下分为一十三州,之后在进行详细的郡国安排:在旧有的东海郡泗水郡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下邳、琅邪、彭城,变成了下辖五郡的大州,这还没完,又增广陵为诸侯国,西汉文帝年间曾封广陵王在此。

在西汉,徐州地位之所以变得非常高的原因在于这里是西汉斩白蛇起义的刘邦的故乡(今丰县中阳里街道),因此刘邦严格来说和项羽一样当年就是楚国人。

西汉没了之后,徐州的地位立刻就下去了,虽然东汉开国皇帝也姓刘,但毕竟更对自己的南阳郡感情更深一点,所以这一时期的徐州就开始削了一些地方,将原来徐州的治所移到了下邳,古代下邳据考古学家调查发现,确定是江苏省邳州市附近,而西汉时期的徐州治所据考古学家研究是在今天的山东省都城县。

所以这就是大概能推断出两汉的徐州地理范围——相当于山东部分地区加上江苏的大部分地区。

到了黄巾猖獗的东汉末年,各地揭竿而起,作为相当于山东部分地区加上江苏的大部分地区。

的徐州,自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但是徐州依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一个极容易四面出击开疆拓土的攻击位置,好听点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难听了那就是“四战之地”,这也就能解释了当曹 *** 兴师问罪而来,慌了手脚的陶谦急忙向北海孔融求救,因为孔融的孔家正在今天的山东地带颇有影响力,这就表明在这一时期徐州依然还是相当于山东部分地区加上江苏的大部分地区。

那么到了三国后期,情况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当然是有变化的,上文说了,曹 *** 曾经兴师问罪,之后对徐州进行大量的屠杀,徐州在这一时期,迎来了衰弱时期,并且由于江东地区属于东吴,而徐州握在曹魏手里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徐州地盘开始明显缩小——曾经的那个可以统治大半个江苏的徐州不得不再次更换治所。

曹丕下令将徐州的治所再移,这次一口气移到了当年项羽的都城,那便是彭城,在彭城,已经接触到今天的徐州的地理位置了——移据考古学家权威认证,今天徐州的地理位置就是当年的彭城。

总结一下,西汉至东汉初年,徐州由于占据了政策优势,辖境相当于山东大部以及部分江苏地区。

东汉末年至三国前期,由于战乱不休以及重心南移,古代徐州的辖境相当于山东部分地区加上江苏的大部分地区,地灵人杰,实力依旧很强劲;到了三国后期,由于天灾人祸以及政策调整,古代徐州的地理位置不断南移,逐渐丧失对山东地区的控制,就连江苏地区的许多地区也都丧失了控制,最后辖区大概是今天长江以北的传统苏北地区。

三国时期的徐州,归属于曹魏政权治下,其州府治所为下邳郡治下邳城,该城位于今天的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考虑到汉代经常把州治、郡治所在城池,称为某州、某郡,那么汉末三国时期文献上所称的“徐州城”便是下邳(古邳镇)了,这是三国时人所谓“徐州”的含义之一,也是所指代地域范围最小的一个“徐州”,仅仅是一个州城大小而已。

由于汉末三国时期,州级行政单位是一个类似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层级,所以“徐州”作为一个“州”所统辖的地域是相当于今日一省的。

大体上讲,三国曹魏政权辖下的徐州大致包括今天江苏省北部、山东省西南小部与安徽省小部,约莫也就今日华东一省的平均大小。

具言之,曹魏徐州辖下有下邳郡、东莞郡、广陵郡、东海国、琅琊国、彭城国等6个郡国级单位(约等于今天的地市级),它们的治所(郡府)与所对应的今日地区大致如下:下邳郡:郡治下邳,在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其所管辖的地域大体对应今日江苏省的睢宁县、泗洪县、盱眙县、宿迁市、邳州市,安徽省的泗县、明光市等7个县市;东莞郡:郡治东莞,在今山东省沂水县,其所管辖的地域大体对应今日山东省的沂水县、沂源县、临朐县、蒙阴县等4个县;广陵郡:郡治淮阴,在今淮安市,其所管辖的地域大体对应今日江苏省的淮安市、泗阳县、灌南县、灌云县、涟水县、洪泽县、宝应县、金湖县、高邮县、兴化市、阜宁县、建湖县、盐城市,以及安徽省的天长市等14个县市,注意三国时期苏北的海岸线还在灌南-阜宁-盐城一线,所以今天的响水、滨海、射阳、大丰等区县当时尚且还在海里,并不属于徐州广陵郡;东海国:国治郯城,在今郯城县,其所管辖的地域大体对应今日山东省的郯城县、枣庄市、微山县,以及江苏省的连云港市、赣榆区、东海县、新沂市等7个县或市区;琅琊国:国治开阳,在今山东省临沂市鄅古城村,其所管辖的地域大体对应今日山东省的临沂市、临沭县、兰陵县等3个县或市区;彭城国:国治彭城,在今徐州市,其所管辖的地域大体对应今日江苏省的徐州市区范围。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寒鲲特地制作了一张曹魏徐州六郡国分布与其他州部的示意图,以供参考:觉得本答对您有所帮助的话,还望点赞转发支持如果您有独到的见解,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2567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4
下一篇 2022-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