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年是指哪个年龄段

古代中年是指哪个年龄段,第1张

古代中年是指哪个年龄段 人到中年,中年是指三十岁以后还是四十岁以后?

中国过去通常把年龄大致分成:|岁为婴儿,1——4岁为幼儿,5——11岁为儿童,12——18岁为少年,19——35岁为青年,35——59岁为中年,60岁以上为老年。

中国现在新标准年龄的划分,按wHo的规定:44岁以内为青年人,45岁——59岁为中年人(壮年期),60岁——74岁为年轻老人,75——89岁为真正老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100岁以上为百岁老人。

中国古代对人年龄段的划分,按五经之一的〖礼记.曲礼上〗的规定:七岁为“悼”,十岁为“幼”;二十岁为“弱”,要举行冠礼;三十岁为“壮”,娶妻成家;四十岁为“强”,可以外出做官;五十岁为“艾”,可以独当一面处理政事;六十岁为“耆”,可以指导使唤他人;七十岁为“老”,应该传重于子孙;八十岁、九十岁为“耄”;百岁老人为“期”,应当颐养天年。

以上仅供参考。

中年应该是40到59岁之间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2157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