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腔区别戏曲不包括哪个声腔

用声腔区别戏曲不包括哪个声腔,第1张

声腔区别戏曲不包括哪个声腔 为什么四川的川剧有五种声腔?

川剧其实还是挺复杂的,拥有五个声腔、四个流派、还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等经典剧目,而且杂技众多,比如变脸、藏刀、扇子功、钻火圈等,是我国南方乃至全国的一个大剧种,受到很多人的喜欢,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刘德华,就曾经用几个月“闭关”去学习川剧的变脸艺术。

那么,川剧为什么要拥有五个声腔呢?要知道我们的国粹京剧,虽然也有不少腔调,但也是以皮黄腔为主,流传度很广的豫剧,也不过是以梆子腔为主。

其实,这还是要以川剧形成的历史来说。

川剧是由高腔、昆腔、胡琴腔、d腔和四川灯戏五种声腔组成。

除了灯戏,川剧的其他组成部分都是明代末年到清朝中叶这段时间,从各个地方传入四川。

高腔是从江西弋阳腔发展而来的,昆腔是昆曲传过来的,胡琴腔又叫“丝弦子”,是从徽调、汉调中传过来的,d腔则是秦腔流传到四川形成的。

而灯戏则是四川本地的一种民间小戏。

其实除了灯戏,这四个声腔,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传,也被很多剧种融合过,但是大部分剧种,都是以原唱腔调为主,其他腔调为辅。

而川剧全盘吸收了这四大腔调,其实是跟四川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关的,四川的文化一向是善于融合其他优秀文化,并且不会因为发展自己的文化,就将外来文化排斥出去或者同化。

正是因为四川这种独特的文化,才能使得这五种腔调,在川剧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川剧的经典剧目很多,素来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国”之说,现在已经搜集到的剧目有2000多个。

因为各个声腔,都为川剧带来了很多剧种。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川剧的绝技——变脸艺术。

川剧的脸谱能够不停地变化十几种,而其他的剧种,一般来说一次只能变一两种,川剧的脸谱艺术是所有变脸艺术中最为高超的!

始于明末清初:“五腔共和”逐渐成就了现代川剧——首先针对原题“为什么四川的川剧有五种声腔?”纠正两个概念:1、川剧并非仅仅是四川的川剧,而是发源于四川并流行四川、重庆及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的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之一,2006年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川剧的五种声腔,即业内称谓的“五腔共和”(川昆、高腔、胡琴、d戏、灯调)格局,并非川剧天生具有。

其中除灯调是四川原生态声腔以外,其余四种皆是自明末清初起,先后由外省的声腔戏班传入四川。

它们与四川灯调交流融合,从而在清晚期催生了“五腔共和”的现代川剧。

以此为界,川剧分为早期川剧和现代川剧两大发展时期。

“五腔共和”是现代川剧的最大特色之一。

(一)现代川剧“五腔共和”基本格局的形成1、本土地道“四川戏”的千年孕育。

川剧历史悠久,早期川剧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戏”,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及其以前巴蜀地区,时“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宋玉对楚王问》)反映了民间歌舞衍生为地方戏初期形态。

据古文献记载,蜀郡守李冰时期,便有《斗牛》之戏。

后两汉角抵百戏,奠定早期川剧基础。

三国时期的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鼻祖。

至唐五代最为鼎盛,产生了最早的戏班和一批成熟剧目,再后宋元时期产生了杂剧名篇《酒色财气》。

在早期川剧发展上千年流变中,四川民间喜闻乐见的“灯戏”,从最初农民庆贺丰收和新年的歌舞“跳灯”,逐渐发展为有故事情节的戏曲形态",至清代已有戏班演出。

2、明末清初人口大流动带来各地声腔大交流。

明末清初著名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加上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业发展与人口流动,陕西、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外省人大量进入四川。

他们在四川各地设立会馆作为乡友聚会之地,并邀请各自地区的戏班入川,在会馆演出。

开始是各演各的家乡戏,后觉得不过瘾,又邀请四川和其他省的戏班前来演出,同场竞技,从而促使了几种声腔的交流融合,有的演出已呈“五腔杂陈”形态。

3、清朝末年的声腔大融汇推动现代川剧完整诞生。

当时成都、重庆等大中城市新建起一批较为正规剧场(当时叫“茶园”、“戏园”),各地各剧种的班社,纷纷涌入进行联合经营和同台演出。

为了生活和艺术发展,各个社班之间互教互学,兼收并蓄各剧精华,注重与四川语言和群众欣赏习惯相结合,大胆进行试验性演出,逐渐融于一体,发展到晚清时期,形成了具有共同艺术风格,并统一演出的崭新戏曲形式。

为了区别于当时在川流行的京剧、汉剧等其他外来的剧种,故称为“川戏”(后改称“川剧)。

以“五腔共和”为标志的现代川剧由此诞生。

(二)现代川剧五腔各自在四川的流变与特色1、昆腔——源自江苏昆曲(苏昆),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徐舒宛转,伴奏锣鼓以大锣敲边和苏钹二件乐器为个性标志。

苏昆声腔格律严格,演唱时特别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早渐衰微。

流入四川后,川剧艺人利用了昆曲长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点,往往只选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有机融入高腔、胡琴、d戏诸声腔之中,或者是与其他声腔共和演唱,形成了川昆独具姿色的艺术风格。

故现代川剧中昆腔单独成戏剧目不多。

2、高腔——源自江西弋阳腔,明末清初流入湖北和四川,因徒歌式唱法称为“清戏”。

即不用乐器伴奏,只用一副拍板调整紧、慢节拍,一人唱而众人帮腔。

流入四川后,在保持传统基础上,大量从四川秧歌、号子、神曲、连响中汲取营养,极大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一体,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

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声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

川剧剧目繁多,“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其中高腔剧目占一半以上,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如“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四大本头”和《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

题材广泛、适应多种文词格式,艺术特色最为显著。

作为曲牌体音乐,川剧高腔保留了南曲和北曲的优秀传统,兼有高亢激越和婉转抒情,曲牌众多,形式复杂。

帮腔是川剧高腔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分为领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

3、胡琴腔——源于徽调和汉调,并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又称“丝弦子”。

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得名,音乐感强。

流入四川后与四川方言和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过门上变化更加丰富,更有韵味,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

四川胡琴腔分为二黄和西皮。

“二黄”又分为三种基本腔:“正调”(二黄),善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及轻快的情绪;“阴调”(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

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

西皮、二黄多为单独使用,但也有不少剧目同时兼容。

4、d腔——源出陕西的秦腔梆子系统,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以梆子击节,又称“乱d”、“盖板子”。

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汇,又兼融四川方言,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d戏,又称之为“川梆子”。

“川梆子”曲调分为两类:“甜平”(又称“甜品”“甜皮”“甜腔”)/喜剧类;“苦平”(又称“苦品”“苦皮”)/悲剧类。

5、灯腔——是川剧五大声腔中最具本地特色的一种。

由四川传统的农村“跳灯”、民间迎神赛社歌舞和古代巴蜀灯会歌舞等演化而来。

题材多取材于农村的民间小戏,音乐多来源于村坊小曲。

语言质朴,乐曲短小,节奏明快,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郁。

擅长表现幽默、讽刺的喜剧题材。

灯调声腔主要由“胖筒筒”、发间小曲和“神歌腔”组成。

所谓“胖筒筒”,是一种比之二胡,杆粗、筒身大、声音略带“嗡”声的胡琴。

(三)现代川剧“五腔”四大流派及其代表艺术家和剧目现代川剧素有“五腔四条河”之称。

所谓“四条河”,即指有传说昆、高、胡、d四种声腔早期是沿川西岷江,川东长江,川北嘉陵江和川南沱江等四条河流输入四川,实际是按区域声腔流行不同而划分的四大流派。

1、川西派——包括以成都为中心的原温江地区,以胡琴为主,形成独特的“坝调”。

代表艺术家为“五老七贤:黄吉安、赵尧生(赵熙)、冉樵子、尹仲锡等。

代表作:《祭岳飞》《北海祭祖》《阳河堂》《长生殿》《杀惜》《杨广逼宫》《阴阳树》《十美图》等。

2、资阳河派——包括自贡市和原内江地区,以高腔为主,艺术风格最为谨严。

代表艺术家:肖遐亭、罗开堂、岳春、蔡三品、傅三乾、张金安、张海荣、刘安民、刘三凤、游泽芳、唐金莲、曹俊臣、张德成等。

代表作:《金印》《琵琶》《红梅》《玉簪记》《焚香记》等。

3、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绵阳的部分地区,以唱d戏为主,受秦腔影响较多。

代表艺术家:魏长生、汪洋等。

代表作:《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错》《苦节传》《芙奴传》《杀狗》《烧绵山》等。

4、下川东派——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原川东一带,特点是戏路杂,声腔多样化,高腔、胡琴、d戏并重,受徽剧、汉剧影响较多。

代表艺术家:赵焕臣、吴晓雷、唐彬如、张松樵、马坤扬、邱晓秋、陈翠屏、小牡丹、苏琼花、罗清明、包四云等。

代表作:《五台会兄》《伯牙碎琴》等。

——川剧发展到今天,其传统主要声腔、流派、传承中心和创新发展策源地,实际上已经集中在成都和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32067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