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是什么牌子滴眼液

COP是什么牌子滴眼液,第1张

COP是什么牌子滴眼液

【简介】: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是1981年由中国医药工业总公司和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共同投资的第一家中日合资制药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制药企业。...

COP是眼药水的一个小品牌。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是1981年由中国医药工业总公司和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建设的第一家中日合资制药企业。也是全国首家中外合资制药企业,全国首批通过国家GMP认证的企业。公司成立的历史背景70年代末,中国方兴未艾,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中外合资企业还是新生事物。在那种历史条件下,中国大冢制药在中日两国有识之士六年的努力下扬帆起航。公司的成立是在1978年由日本的大陆商社本寺敬三先生介绍,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与国家医药管理局开始讨论输血技术交流和合资的问题。1980年8月2日在京举行的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创始合同签字仪式上,董琳和大冢明彦分别代表中日两国签署了《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合资合同》、《技术合作合同》和《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章程》。1981年2月28日,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在中国天津召开。1983年6月8日,公司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证书,1984年1月23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保税工厂注册证书。1月26日,中国国大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员工入职仪式。当时,该公司有182名员工。5月17日,中国大众制药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1984年5月28日,公司售出第一批45000瓶10%葡萄糖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的COP商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注册证。1985年1月10日,第一批输液产品返销日本。从此,中国药企走上了合作、发展、国际化的道路,中国大冢制药作为排头兵,在行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司成立背后的故事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医药行业在国际合作方面走在了前面,尤其是开放较早的生产型企业。改革之初,成立了五家合资制药企业:中日合资的天津大冢、中瑞合资的上海施贵宝、中比合资的无锡华瑞、xi安让桑和华纳(苏州胶囊)。这五家医药行业合资试点企业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作为第一批企业中的第一家,大冢在中国的完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当年搞合资遇到的困难,今天也不容易理解。”当时在国家医药管理局外事局负责国际技术交流的唐回忆往事,感慨良多。一切都是第一次!改革开放之初,经济活动所必需的法律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在没有法律依据可循的情况下,问题只能交由中央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据唐回忆,当时第一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还没有颁布,也没有办法遵循。虽然有法律专家和经济专家,但普遍缺乏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践经验。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初期与日本接触的压力特别大。幸运的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于1979年7月颁布。法律明文允许:“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设立合营企业。”中日合作经历了多轮谈判和磋商。1980年2月,国家医药管理局和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向国家计委和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提出了合资计划。同年签订了正式合同,拉开了合资企业的序幕。次年,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事办公室主任的董琳,同时也是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种既是政府官员又是企业经营者的存在,在现在看来很陌生,也很难理解,但却是当时政治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对国内输液技术发展的贡献可以说,从合资之日起,中国大冢就一直引领着中国输液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中国安全输液的历史。1984年,中国大冢建成投产。首次将PP塑料瓶输液引入中国,生产出中国第一批塑料瓶输液。2000年引进聚丙烯共挤软袋输液,制袋和装罐集成为一个全封闭生产。2004年在国内率先推出塑料安瓿包装针,大大降低了玻璃瓶在使用中的安全隐患;21世纪初,我国首次引进外包装双色印刷技术;在双色印刷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套印工艺,增加产品在临床使用中的可识别性,减少用药错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27768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1
下一篇 2022-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