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怎么编辑叠放

iphone怎么编辑叠放,第1张

苹果ios14怎么添加删除小组件 小组件叠放添加设置教程

iOS14最吸引人的功能莫过于小组件,可以根据需求添加自己想要的功能,简单易用,系统功能得到改善和提升,让iOS使用更加便捷。

iOS14小组件可以存在于主页,也可以存在于负一屏,下面一起来看看iOS14 如何添加/删除小组件。

iOS14小组件添加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屏幕空白处长按 2 秒左右,桌面就会进入编辑状态(图标会抖动)。此时点击左上角的“+”图标,即可添加小组件。每个主屏都能添加多个组件,且支持随意移动,而组件的大小也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的。(负一屏小组件添加方法相同)

如果需要删除小组件的话,只需要长按小组件即可。

目前支持的小组件均为苹果官方组件,还不能像安卓那样添加第三方APP 的组件。备忘录、Apple Music、地图、天气、电池等等都是支持的常用小组件,大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添加。

在这些小组件中,有一个名为“智能堆叠”的组件是值得大家去了解的。智能堆叠,顾名思义就是将多个组件堆叠在一起,可以展示日历、天气、Siri 建议、收藏相册等内容。当然你也可以根据需要对堆叠的内容进行编辑,将不需要展示的内容删除。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堆叠中只会显示收藏相册的照片,不能指定显示某些照片或者相册。

堆叠的内容会不定时切换(长按-编辑叠放,可以关闭自动切换功能),也会根据某些触发条件来自动切换到 Siri 建议。比如说插入耳机/连接 AirPods 之后,Siri 就会根据你的习惯提示你打开音乐 APP。

苹果新出了最新的系统iOS14,可以添加桌面小组件,就类似安卓手机的桌面小插件,但是还有很多小伙伴不知道ios14小组件怎么用?一起来看看吧~

ios14小组件怎么用?

1、打开苹果手机桌面,长按手机的空白区域。

2、长按进入编辑界面后,点击左上方的加号图标。

3、选择需要添加的小组件,滑动选择需要使用的样式,选择下方的添加选项。

4、然后小组件就会出现在桌面上,也可以移动小组件的位置。

焕然一新的主屏幕和小组件界面是 iOS 14 中最显著的改进,让用户查找和使用应用更加方便。iOS 14 小组件使用有哪些技巧?一起来看看:

添加或删除小组件

在全新的 iOS 14 系统中,用户可以在负一屏和主页上添加小组件:在屏幕空白处长按 2 秒左右,桌面会进入编辑状态,此时点击主屏幕左上角的“+”图标,即可添加小组件。

每个主屏都能添加多个组件,且支持随意移动,而组件的大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如果需要删除小组件的话,只需要长按小组件即可进行删除。

小组件支持哪些应用?

目前支持的小组件均为苹果官方应用,例如备忘录、Apple Music、地图、天气、电池等,但目前尚未支持第三方应用。

“智能堆叠”功能:

在 iOS 14 中,还可以使用“智能堆叠”功能将多个小组件放置在一起,展示日历、天气、相册等内容, *** 作方法是将一个小组件拖动到已经在桌面上的小组件上。可以根据需要对堆叠的内容进行编辑,将不需要展示的内容删除。但目前智能堆叠中只会显示收藏相册的照片,不能指定显示某些照片或者相册。

堆叠的内容会不定时切换,如果不需要自动切换,请长按然后“编辑叠放”,来关闭自动切换功能。

该功能也会根据某些触发条件来自动切换到 Siri 建议。比如说插入耳机/连接 AirPods 之后,Siri 就会根据用户习惯提示打开音乐 APP。

▲iOS 14 增添许多新功能让用户在使用上更加顺手。(图/取自YouTube/Apple)

谢仁杰/综合报道

iOS 14 最受瞩目的新功能,就是用户可以依照使用习惯来将桌面添加个性化的工具,关键秘诀就是「Siri 建议」与「智慧型堆叠」,若用户能够掌握这两个小工具,平时使用 iPhone 会更加顺手。

.Siri 建议

若用户平时很依赖向下滑动 Spotlight 来 *** 作手机的人,「Siri 建议」会依照用户习惯,按排序列出经常使用的 App 建议,也会显示捷径建议。

.智慧型堆叠

用户可依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分类,来设定「智慧型堆叠」,堆叠中的小工具可以自行调整,还可以自行设定多个智慧型堆叠,分别放在不同的页面,让用户的手机更加个性化。

长按 App,萤幕右上角现在会出现一个「+」,往下滑动便可以自行建立「智慧型堆叠」;长按智慧型堆叠后选择「编辑堆叠」,便可以决定这些小工具要如何排列,并可启用或关闭「智慧型更换」功能,这项功能将会让小工具自动在堆叠之间旋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www.outofmemory.cn/bake/117930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8
下一篇 2023-05-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