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录器显示43

烧录器显示43,第1张

一、故障现象:林内壁挂炉主控制器报警,面板上出现数字代码43。

二、林内壁挂炉显示43故障代码含义:供暖循环异常。

三、林内壁挂炉报错出现代码43的故障原因:水泵异常停止工作,采暖系统水流不畅(管路结垢、结冰、水路意外关闭等​)。​

四、林内壁挂炉故障代码43的维修处理方法:

1、壁挂炉水泵不运转、停止工作

故障原因:水泵因为电源线脱落或者长时间不用而导致的卡滞(俗称:抱死)。

解决方法:

(1)用万用表检测水泵的输出电源是否正常,接触是否良好。若控制器无电压输出,则表明是控制器出现故障,需更换控制器;

(2)若控制器有电压输出,水泵无电则是接插件脱落、接触不良或者导线断开,需重新连接好或更换导线。

(3)若有电压输入水泵,而水泵不转,则可能为水泵卡滞,拧开水泵上的一字螺丝,用一字螺丝刀拧动水泵轴,使水泵转子旋转即可恢复正常;

(4)若水泵没有卡滞而用万用表检测水泵断路或短路,通常为水泵烧坏,需更换水泵。

2、壁挂炉水泵空转,采暖系统水流不畅

故障原因:

1水泵有空气没有排尽导致水泵空转。

2采暖系统控制阀门没有打开或者过滤器堵塞。

3管道内有空气没有排尽。

解决方法:

(1)打开水泵上的自动排气阀或拧开水泵上的一字螺丝,排尽水泵空气,重新启动。

(2)采暖系统控制阀门没有打开则需打开阀门;若过滤器出现堵塞,需拆下过滤器冲洗干净之后装好,再行补水排气,重新启动。

(3)若管道内有空气没有排尽,则须排尽空气重新启动。

(4)​如果还是不行,请联系林内售后中心,安排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检测并维修。

额,是把程序代码烧录到RAM中吗?

你问的问题是关于计算机中我们看到的软件或者数据信息,是怎么被硬件识别的是吧!

这么说,我们用的软件和看到的文字,在保存时都是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就是0和1,这个可以理解吧,这是基本知识。下面的问题就是怎么把0和1存储到存储器中。

现在电脑的存储器都是集成电路,是晶片,以前比如50年代刚出来是电磁形式,60/70年代是电子管,电子管又叫阴极射线管,你可以想象成很小的灯泡,有亮和灭两种状态,这样就可以保存1和0两种信息了,所以以前的电脑是非常庞大的。现在的集成电路芯片原理和这个是相似的,但是它的体积小了万倍、千万倍,里面有无数的存储单元,每个单元都是一个微小的结构单元,这个单元的1和0已经可以用电子来表示了。

或许这个我们无法想象,但事实就是这样,CPU一个重要的部件就是晶片,你可以看到所谓多少纳米的晶片指的就是这方面的技术。

通过这种方式,存储器就可以把软件和数据的信息存储进存储器中。这样的一个可以保存0和1的单元,被称为位或bit,8个位是一个字节,两个字节是一个字。计算机中有字长的概念,如32位就是4个字节,64位机就是8个字节。所谓字长影响的是计算机硬件中的指令所能访问的寻址空间。

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计算机中的程序和数据便可以存储在硬件中。

至于计算机硬件是怎么工作的,比如计算机的指令,Cpu是怎么工作,那就复杂了,建议看看这方面的入门书籍,看不懂不要紧,可以看个大概的。

写的有的乱啊,这个想说的让人看了就明白还真困难。

下面是下载程序到离线烧录器的方法:

1点击Load。

2选择芯片。

3打开文件。

4完成。

离线烧录器,断开USB连接,使用外部供电。连接目标板子。按键,开始烧录。

烧录器在大陆是叫编程器。因为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早,到大陆后,客户之所以叫它为“编程器”是因为现在英文名为PROGRAMMER,这个英文名与一般编写软件程式设计师是同名,所以就叫“编程器”。

烧录器实际上是一个把可编程的集成电路写上数据的工具,烧录器器主要用于单片机(含嵌入式)或者存储器(含BIOS)之类的芯片的编程(或称刷写)。

下载器,也叫编程器,也叫烧录器。

是用来将编译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芯片中。

仿真器是用来模拟仿真的,也就是说不用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而是在仿真器中模拟单片机运行,便于程序的调试。

单片机的烧录都是有次数的,达到一定次数,也就不能再烧录了,也有一次性的,只能烧录一次。

烧录器一端连接到电脑,就是你说的USB,用来将编译好的程序从电脑传输到烧录器。

另外一端要连接到单片机,就是你说的ISCP,用来将程序从烧录器传输到单片机芯片。

有些仿真器和烧录器是二合一的,两个功能都有。

烧录程序,就需要烧录器,电脑,烧录器的驱动程序,单片机芯片或带有单片机芯片的电路板。

连接就是烧录器一端连接到电脑,连接有USB,也有串口或并口的,另外一端连接到单片机芯片或带有单片机芯片的电路板。

以上就是关于烧录器显示43全部的内容,包括:烧录器显示43、烧录器烧录程序的原理,那些硬件怎么会认得我们的字符、怎么从电脑下载程序到离线中颖烧录器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9855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2
下一篇 2023-05-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