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什么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什么,第1张

第二个环节是早复苏。

具体环节:

1、早期呼救

快速反应并采取措施可以增加心脏病急症的生存机会。每一分钟延迟都会大大减少这个机会。与当地急救系统联系和电话呼救是现场旁观者的关键作用。

2、心肺复苏可将含氧血液不断地送至大脑,直到其它援救员到达。因此立即给予CPR可以增加病人的生存机会。

3、早期除颤

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对于病人的生存攸关重要。现场救援人员要用除颤机所发出的电击反复起搏心脏,美国心脏协会近期已批准下列人员使用除颤机:第一反应急救人员,即可是院内也可以是院前急救人员(如,急救技士(EMT),非EMT第一反应人,消防队员,志愿救援人员,医生, 护士和急救医助)。

4、早期高级心脏生命支持

心脏除颤后,需要稳定病人,并将其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包括为正常呼吸而进行的气管播管, 药物治疗,监护,和其它先进技术。许多社区都将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形成固定的急救程序。

扩展资料

急救的目的:

1、保存生命

恢复呼吸、心跳、止血、救治休克。 防止伤势恶化,处理伤口,固定骨部。 

2、促进复原

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或卧姿势,善言安慰。

急救的原则:    

1、沉着大胆,细心负责,分清轻、重、缓、急,果断实施救治方法。 

2、先处理危重病人,再处理较轻病人;在同一患者中,先救治生命,再处理局部。

3、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4、充分运用现场可供支配的人力、物力来协助急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急救生命链

大学生急救原则包括:

1、准确判断伤情。不但应迅速明确损伤部位,还应确定其损伤是否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2、迅速而安全的使伤员离开现场。搬运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畅通和适当的体位。

3、心搏和呼吸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将伤患置於正确舒适的姿势,防止病情恶化。

5、保暖,但避免过热而出汗。

6、给予伤患心理支持。

7、详细记录,并随时观察伤患病情的变化。

扩展资料:

急救程序

1、确保环境安全(Danger)—观察及评估当时现场环境是否会对施救者或伤者构成危险,如有请先移除所有危险因素,如危险因素不能在短时间内移除(如火灾等),就应考虑把伤者移离现场。除非不移动伤者会造成更大危险甚至危及性命,否则尽可能不要移动伤者。

2、检查伤者清醒及反应程度(Response)—在伤者的双耳呼叫及轻摇双肩五至十秒,以测试伤者的反应,如没反应,应找旁人前来协助。

3、检查脉搏和循环征象(Circulation)检查颈动脉,急救员应将食指和中指从伤者喉核向自身方向滑下约2.5厘米。检查呼吸及脉搏应在十秒之内完成。

1、评估和现场安全:急救者在确认现场安全的情况下轻拍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喊“你还好吗?”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如果没有呼吸或者没有正常呼吸(即只有喘息),立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启动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EMS)并获取AED;

3、脉搏检查: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不再强调训练其检查脉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按心搏骤停处理。检查脉搏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10秒,如10秒内仍不能确定有无脉搏,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

4、胸外按压(circulation, C),胸部按压使位于胸骨和脊柱之间的心脏受到挤压,引起心室内压力的增加和房室瓣的关闭,从而促使血液流向肺动脉和主动脉,按压放松时,心脏则“舒张”而再度充盈,此即为“心泵机制”;

5、开放气道(airway, A),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开始CPR能使首次按压延迟的时间缩短;

6、人工呼吸(breathing, B),借助急救者吹气的力量,使气体被动吹入肺泡,通过肺的间歇性膨胀,以达到维持肺泡通气和氧合作用,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7、AED除颤:室颤是成人心脏骤停的最初发生的较为常见而且是较容易治疗的心律。

扩展资料

心肺复苏有效指标:

颈动脉搏动:按压有效时,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若中止按压搏动亦消失,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说明病人心搏已恢复;

面色(口唇):复苏有效时,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复苏有效时,可出现自主呼吸,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肢抽动。

终止抢救的标准:

现场CPR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无心搏和自主呼吸,CPR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EMS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有EMS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脏复苏

你好,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危险化学品现场急救处理的程序应该首先是报警,拨打119电话,其次使用针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物品的相关的灭火器材或者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同时组织人员疏散。最后进入抢险由消防队介入进行救助,供参考。

1心搏骤停的判定,

2开放气道(Airway,A),

3重建呼吸(Breathing,B),

4重建循环(Circulation,C),

5转运等环节。

心搏骤停的判定,开放气道(Airway,A),重建呼吸(Breathing,B),重建循环(Circulation,C)和转运等环节。

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又称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目的是在心搏骤停后,立即以徒手方法争分夺秒地进行复苏抢救,以使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通常按正规训练的手法可提供正常血供的25%~30%)。

以上就是关于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什么、大学生急救的几个原则包括、心肺复苏的程序是什么各自目标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93352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7
下一篇 2023-04-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