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常见“套路”:自动驾驶、永不起火电池、30分钟快充

智能汽车常见“套路”:自动驾驶、永不起火电池、30分钟快充,第1张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各大车企使出浑身解数,特别是一些新品牌喜欢把一些配置功能宣传得天花乱坠。近日,一则驾驶蔚来ES8辅助驾驶发生车祸死亡的事件,在社交网络上迅速发酵。有不少网友认为辅助驾驶非自动驾驶,要时刻将方向盘交在自己手上。

L2自动驾驶真自动?事实上只是辅助系统

近年来,99%的新车在官方宣传中都离不开“L2自动驾驶”等字眼,甚至连不少10万级别的自主品牌都打出自动驾驶的名号,这也让不少人都觉得自动驾驶似乎是那么的触手可及。但轱辘哥在这里想泼个冷水,现在没有真正意义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功能,按照对人的依赖程度,分为5个级别,只有最高第五级的自动驾驶,才是真正的无需人为参与的自动驾驶。

但我们注意到,各大厂商在宣传自家的驾驶辅助系统时,L2 、L2.99、准L3等字眼层出不穷。这些车型配备了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最多只能称为搭载自动辅助驾驶技术,难以达到真正的全时自动驾驶。轱辘哥认为,对于自动辅助驾驶技术的夸大宣传,会误导消费者作出错误的选择,进而引发交通事故,这方面特斯拉已经有血淋淋的教训。

“永不起火电池”并非绝对安全

“永不起火电池”,几乎成了今年上市的新能源车必备关键词,很多厂家都在宣传自己新车的电池是多么的安全。其中就包括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广汽埃安的d匣电池,宁德时代的811电池,以及长城 汽车 最新发布的大禹电池等。

从这些车企一波又一波的宣传声浪来看,似乎表明车企已经攻克了电池起火的技术瓶颈。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不起火电池”无法100%的保证不会发生起火,而是指“第一个电芯失控,此后24小时内未起火,且电芯逐步恢复至常温安全状态,也就是电池“只冒烟,不起火”。但实际用车过程中,我们面临的路况远比此复杂,所以即使是“不起火电池”也并非绝对安全。

总的来说,车企造出“不起火电池”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在宣传上要掌握好“度”,很多消费者可能对于“不起火”的认知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很容易被这种营销方式吸引和打动。所以消费者也要自己擦亮眼睛,对电池安全问题要多谨慎一些。

30分钟快充,效果被夸大

比如有些新能源车厂商宣称自己的车快充仅需半小时,喝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充电。其实,这“半小时”是有条件的,大部分纯电动车快充半小时是指电量从30%充至80%,但从0-30%,以及从80%-100%就无法实现快充。另外,快充时间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同一个快充有多台车在同时使用快充系统,那么充电桩的功率则很可能达不到官方的水准。

在轱辘哥看来,这是一个文字 游戏 ,说欺骗倒不至于,稍微有些误导成分在里面。因为这样的数据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没有太大的参考性,就像60km/h等速行驶的工况所得出的油耗成绩很漂亮,但这需要在理想的状态下才能实现。由于目前大多数消费者对纯电动车的使用和了解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只有真正准确的表达才能避免消费者被误解,所以希望车企们可以自信扯下所有遮羞布,给出最接近实际用户体验的数据。

汽车 厂家们利用噱头吸睛营销未尝不可,这在各行各业都很常见。但是,对产品性能过分夸大就不可取了,所以在宣传营销上还是需要保有敬畏心,并且注意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另外,我们也建议消费者购车前一定要去试驾,彻底搞明白车上功能到底是个什么,再去考量值不值得为之掏钱。

目前新能源汽车有效的营销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识别消费者和目标群体是制定营销战略的第一步,也是提高绩效的重要因素

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多为年轻人、中高收入家庭和部分环保人士。营销时,要密切关注受众,定好合适的价格。

二、加强宣传

目前燃油车占据了汽车的主要市场,大多数人对新能源汽车并没有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制定营销策略时,有必要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来计算消费者的运营成本。

三、增加竞争力,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吸引消费者

比如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可以经常进行电话追踪,经常关心用户的使用和维护,持续打造品牌效应。

四、建立新能源汽车骑行者俱乐部

为骑行者和骑行者提供一个交流和体验的平台,让每个人都能交流,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此外,这种方法可以及时为车主解决问题,提高用户满意度。

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信息,推荐去小虎新能源线下体验店。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胜算。小虎FEV不断追求极致的产品品质,求真、务实,产品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已拥有多项工艺技术和设计专利,具备一定的行业竞争力。接下来,相信通过质量工作动员大会的举办,必将激发全员参与意识,夯实产品质量,做好五星服务,打造超高满意度的服务品牌,满足并超越消费者期望,给用户交付出高质量的小虎FEV。

俗话说得好,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这句话放在当下的汽车行业也非常合适,我们作为买车的消费者肯定没有卖车的的销售人员精明,但是这些套路已经被整个汽车销售行业每天都应用于“实战”了,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你买车一定是亏的。图片一、这个车现在是最低价图片这句话表面的意思是现在最低价,没有再低的价格了;但这句话其实是最基础的套路,从消费者进门开始,这句话就算是问候语了,不存在最低,只有更低,当销售员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以在潜意识里转化为:这个车现在是最低价了,但是你要现在买的话,那还能再谈谈。二、这个车店里就剩这最后一辆图片这段表达通常出现于客户犹豫不决,有心入手但有一定心理障碍的时候,这段话就很有紧迫感,通常还会加一句还有另外一个客户在看车,再不下定决心这个车就被别人拿走了。图片看起来像是为客户着想的一句话,实际上就是想快速签单,如果店里真的只剩那么一辆的话,肯定不会跟你说,而是直接了当地说明需要加价提车,汉兰达,冠道等车就是这样的例子,所以当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消费者就当听成是:快点买快点买,就可以了,然后回复一句:没事,先给他吧,我不急。三、您这个价格需要找领导申请图片这样的回复一般都是到了确定好车型后的谈价阶段了,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就能确定客户是要买车的了,只不过是价格上面离双方的心理价位都有出入,所以销售员先发制人的一个小技巧,直接表示自己没有权力了,需要找领导谈,这种情况下预算充足的消费者可能就直接给钱提车了。图片但是也有的愿意等销售员去找领导,但是这种情况下他们没有去找领导的可能性,先不说领导能不能给到这个价格,就论为什么领导要把自己的权限给一个完全陌生的客户,想想都不可能,通常销售员就是去员工休息室坐一下就出来跟客户说跟领导谈过了。那面对这种叙述,作为消费者就可以选择坚持自己的心理价格,无论销售员说领导同不同意,都可以坚持自己的心理价位,因为“找领导”的潜台词其实是“还能谈”。四、今天店里搞优惠,明天就没有了图片还是价格上的套路,也是引诱签单的惯用招数,其实就是简单引用了店里的一些基本活动来吸引客户,4S店的活动就跟地里的韭菜一样,一茬没了一茬又长出来,今天是这种优惠,明天还有另外一种优惠,听听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想当天提车的话,那就等到下午五点左右,这种情况下已经在店里面坐了差不多半天了,表示出想买车的诚意,销售员一般都是有业绩任务的,很清楚的明白,如果今天放顾客回去想一下,不确定因素太多,说不好就去其他店提车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会给出最低价,尽快让客户签单。五、金九银十图片这个词是产生于汽车销售行业的一个对行业盈利的概括性名词,指的就是九月份十月份是汽车销量一年中最好的两个月份,很多销售员会跟顾客说这款车现在卖得好,销量高,利润就低点卖给您了,这就是在混淆概念,卖得好的话那就没必要降价去卖了,没涨价卖算不错了,其实就是在诱导客户去签单。一个车的售价最低的原因仅有两个,一个是国家排放政策即将出新,还有就是车型即将换代,其他的基本都是噱头,所以如果用最低价买车就只能等这两个时间点,其他时候最低价其实往往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zz/90870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